913|4個需要摒棄的有毒信念
Автор: Psych2Go мандарин
Загружено: 2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48 просмотров
欢迎订阅我的频道,每日上传一支新影片😊 ,https://bit.ly/3tAlOHK
🌟 English subtitle is available.
▼時間軸傳送門▼
0:00 4個需要摒棄的有毒信念
0:48 過度概括
1:31 情感推理
2:13 應該陳述
3:02 魔法思維
3:52 結論
今天的心理學中,最受歡迎且廣為人知的話題之一是自我關懷和心理健康,與這些話題密切相關的,是有毒關係,以及如何擺脱它們
大家總是會從不同的來源,聽到或看到關於應該將有毒的人,從自己的生活中剔除的建議,但是,如果自己就是那個有毒的人呢?
就像那些對你有毒的人一樣,你可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通過自己不正常的思維方式,傷害了自己,心理學家亞倫·貝克博士
以寫過《不同類型的消極思維模式》被眾所周知,他稱之為認知扭曲,他注意到,很多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者
都採用了這些思維模式,這支影片,就來説説,一些大家可能正在做的、最常見的認知扭曲
1、過度概括
過度概括指的是,一個人經常基於一個單一事件,做出負面的推斷。簡單來説,當一個人經歷了一次不好的經歷,並説服自己
相信它總是如此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比如,當你已經上課或上班遲到了,然後發現,忘了帶家裏的一些重要東西
就會對自己説:哦,這就是我的運氣,壞事總是發生在我身上,雖然這些只是小事,但自己卻被它們毀掉了一整天
並開始在一切事物中看到消極的一面,大家並沒有意識到的是,不必讓這些事影響自己,但有的小夥伴選擇了專注於它
並把它擴展到每一個小小的不順,或者,是自己遇到的任何挫折
2、情感推理
另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有毒信念是,相信自己的感受,能準確的代表他們的情況,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他們對某事感覺不好
這件事就一定成真了,但事實上,你的感受並不等同於你的現實,當你想到諸如:“我覺得自己很不受歡迎,所以我的朋友一定不喜歡我”
或“這讓我很不開心,所以這一定是一件大事”之類的事情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當有小夥伴這麼想時,就是讓自己的情緒控制了自己
而你應該是自己情緒的掌控者,小心避免這種情況,不要讓情緒左右自己,每個人都不應該相信自己所有的想法,因為有時候
很多都是在自己腦海裏的幻想
3、應該陳述
這種有毒的信念對於完美主義者,或狂熱型過度成就者來説,尤其常見,“應該陳述”指的是,一個人為自己和他人設定的
僵硬且常常不切實際的標準,相信某人應該是這個樣子、或那樣子,其他任何方式都是不可接受的,當有人這樣做時
他們是對自己和他人過於苛刻,當他們沒有達到這些高標準時,他們對那些失敗的人就會過於嚴厲,並且有着讓一切
都完美無缺的強迫性需求,這些人很難對自己或他人寬容,並且難以接受自己或他人的缺點,他們可能無法理解,成功並不是一切
即使會失敗,勇氣和努力也應當得到讚揚
4、魔法思維
也叫做“某一天”心態,魔法思維是那種,相信一旦達成某個目標,一切都會變好的有毒信念,很多人會想:等我瘦了、更漂亮了
更富有了、更聰明了、更受歡迎了等等,我就會快樂,一切都會好起來,雖然乍一看這似乎並不有毒,因為它適度時可以很有動力
但它很快會變得自毀,一旦有人讓自己感到,無論自己多努力,都永遠無法擁有、或變得足夠好,就會希望通過想法來安慰自己
未來會更好,但這樣做,會讓人忽視了當下的所有美好,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棄,因為永遠不會滿足,最終這樣的人可能會發現
自己陷入了一種空虛和不滿的惡性循環
這些只是很多人,都應該小心、不要掉進去的一些、常見的思維陷阱,更加關注自己的思維,挑戰自己的消極心態
是照顧心理健康的重要部分,足夠關愛自己,並照顧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該讓自己的大腦,停止對負面情緒的回應
停止自我毀滅的思維方式,不要擋住自己通往幸福的道路,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會不會願意讓別人,用你跟自己説話的方式
跟你愛的人説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從今天開始,過上最好的生活吧
Credits
Original YouTube channel: Psych2Go (@Psych2Go)
Original Video: • 4 Toxic Beliefs You Need To Get Rid Of
👇🏽歡迎嘗試我頻道裡的其他影片👇🏽
人际交往: • 人际交往
恋爱: • 恋爱
自我成长: • 自我成长
下意识: • 下意识
友情: • 友情
习惯: • 習慣
吸引: • 吸引力
聪明: • 聰明
抑郁: • 抑郁
焦虑: • 焦慮
家庭: • 家庭
性格: • 性格
创伤: • 創傷
测试: • 測試
#psych2gomandarin
#psych2go
免責聲明:
視頻中提及的信息僅用於介紹及教育目的,並非醫療指導。請牢記,視頻無法代替也不能代替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若您對心理狀況有任何疑問,請向專業醫生或其他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尋求幫助。
志在分享,如有誤點,歡迎指正。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