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斷裂後一定要手術嗎?
Автор: 癒健物理治療所
Загружено: 11 июл.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597 просмотров
😨如果你或親友不幸遭遇了ACL(前十字韌帶)的傷害,在掙扎到底要不要開刀,本篇文章由蔡老師和大家分享近期的研究內容,提供各位參考~~
———————————
📌經歷過ACL傷害的人,不管以手術或是保守治療,長期的復原狀況,是面臨此傷害的挑戰,常見問題包含膝關節不穩定(軟腳)、運動/競技的限制、二次斷裂、間接半月軟骨傷害、持續性疼痛、早發性的關節炎、生活品質降低…等
📌而針對ACL斷裂的個案,為了恢復膝關節的穩定性,現今多以手術治療搭配復健為主要的介入方式。但手術重建韌帶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因目前普遍認為前十字韌帶難以自然地癒合。
*核心問題
🎯不進行手術的狀況下,ACL有可能癒合嗎?而ACL癒合的狀況,和個案的症狀表現與生活品質有關聯嗎?
*研究分享
👉Filbay et al. (2023) 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Richard et al. 2010),追蹤前十字韌帶受傷的個案,不同處置介入組別在受傷後5年內的狀況。
👉120名受試者年齡為18-35歲,為急性ACL斷裂的個案 (以核磁共振影像判定)
隨機分配到 復健+早期手術組(62)與 復健+延後選擇是否手術組 (58);後者又進一步分成 復健+延後手術組 & 復健組(沒有進行手術)
*評估工具/指標
1. 前十字韌帶關節炎評估系統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steoArthritis Score (ACLOAS) 評估前十字韌帶的樣態與連續性
2. 膝關節功能評估量表(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 KOOS)
3. Tegner活動量表(Tegner Activity Scale)
4. 關節炎評估
5. 被動膝關節鬆弛度 (passive knee laxity)
🛠️轉矩位移測試(Pivot shift test)
🛠️拉赫曼測試(Lachman‘s test)
【研究結果/討論】
👉傷後2年,「復健-沒有進行手術組」的受試者中,將近一半可觀察到ACL的癒合。
👉2年後追蹤:ACL有癒合的個案在各項量表評估上的表現都優於其他組別;但拉長到5年後各組並無顯著差異。
📌在此研究結果中,可支持 經由MRI確認ACL自然癒合的個案,其相關的評量表現都會較好 的假設。
📌ACL自然癒合的個案中,約有75%在轉矩位移測試(Pivot shift test)有正常的表現,相較於術後的組別,確實較低(75% vs 100%)
📌ACL自然癒合、韌帶鬆弛度和功能性彼此的關聯,目前研究尚未有較一致的結論。
【臨床實務思考】
🎯針對一般族群,單純的ACL傷害,或許可以先考慮保守復健治療一段時間,再評估是否需要手術
🎯如果是專業運動員,考量時間壓力等各項因素,可能還是建議先以手術治療為主;如身體活動相對較低的族群,可再進一步評估手術的必要性。
📚參考資料: Filbay, S. R., Roemer, F. W., Lohmander, L. S., Turkiewicz, A., Roos, E. M., Frobell, R., & Englund, M. (2023). Evidence of ACL healing on MRI following ACL rupture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alon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a secondary analysis from the KANON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7*(2), 91-98.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