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里是如何供花的?|曹山宝积寺 Offer flowers to Buddha at Caoshan Monastery
Автор: Caodong Buddhist Academy 曹山宝积寺 · 曹洞佛学院
Загружено: 24 окт. 202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 674 просмотра
花的供养因果
花,在佛门中,若献于佛或菩萨前,称之为“献花”;将花散布则称之为“散华”。所谓“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于佛前。在佛教中,以花供养佛或菩萨主要有四点意义:
1、表示对佛陀的尊敬;
2、表示对佛陀的奉献;
3、表示对佛陀的感恩;
4、表示学习佛陀的教化,以佛为师。
佛前供花,有如下十种功德
以各类香花供养佛菩萨,或是供于佛前、尊像前,就称为“佛花”。在《佛为首迦叶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及《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中,曾记载以香花供养如来的十种功德:
1、处于世间如花一般茂盛生长。
2、身上无有臭味污秽。
3、福德及戒行之者,遍满一切方所。
4、随所受生的处所,得鼻根不坏,能清楚分辨各种香味。
5、能于世间超特胜出,为众人所归仰。
6、身常保持芳香清洁。
7、乐于听受正法,受持读诵。
8、具有广大福报。
9、命终之后生于天上。
10、能疾速证得涅槃。
佛前供花的意义
世间万物很多,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何它会在佛教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呢?我们知道世间一切植物结果前必先开花,在佛教中花被视为是“因”,果实则被视为是“果”。
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因在修行时非常虔诚的以花供佛并坚定不移的追随着佛陀,佛陀被其感动当场在大众面前为他授记,当即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佛。在佛陀的这个故事中,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供花是“因”,得到佛的授记便是“果”,由此可见“供花”的意义有多大!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我们就能够预想到果会结得好。
在大乘佛法里,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叫“六度之花”,将花供佛才能够得到圆满的果报,花在此又代表“因行”。
在我们的日常处事待人接物中,只要看到花,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好的果报。正可谓修好因,修善因,才能够得好的果,得善果。
信众可到寺院请鲜花供于佛前,亦可日常在家以花供佛。佛前供花,供养的是佛菩萨,也是自己的恭敬心、虔诚心,心怀清净,即能得不可思议之无量功德!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