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血淚教訓 檢視建物結構
Автор: DaAi News Storage
Загружено: 2 сент. 2019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506 просмотров
921大地震,許多房屋倒塌,從歷史資料分析,偷工減料是一大原因,過去,台灣建築法規標準較為不足,但1999年公告修正了「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也就是說之後設計的建築物,要有相當的耐震能力,之後,政府更逐年修正,對於抗震要求更嚴格,重新制定抗震係數、以及抗震標準,如此一來,對民眾的生命財產,確實比較有保障。
博士的家受災戶 李國民:「那天的地震是這樣,因為我是住A棟嘛,這棟C棟,它是咚咚咚,搖搖搖 這樣就倒下來。」
走進新莊博士的家舊址,921大地震老住戶李國民,親眼看著家園傾倒,12層大樓從2樓折斷,斜靠在隔壁公寓,造成43人死亡,130多人受傷。李國民認為:地震,固然是天災,但建商也有責任。
博士的家受災戶 李國民:「921(地震之前混凝土強度)法規是3千噸以上,結果它是從7百噸,跟2700噸而已,沒有一處合格的,所以這可以說嚴重偷工減料。」
混凝土強度不足外,梁柱還缺少箍筋,因此住戶對建商提出訴訟,好不容易在2004年,以都市更新名義重建完成,是921地震後,第一座重建完成的住宅大樓。然而,類似事件還出現在2016年2月6號的美濃地震。
那天是小年夜,規模6.4強震衝擊,維冠金龍大樓倒塌,115人罹難。檢方調查發現,大樓結構分析設計錯誤,加上偷工減料嚴重,大幅降低建物耐震力。
打造類似維冠金龍大樓的建築物模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南實驗室,運用地震模擬振動台,進行大型結構實驗,並且和紐西蘭、印度專家攜手合作。
雲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 李宏仁:「8米乘8米的振動台,這一座振動台最大的特性就是,它可以有非常大的震幅,以及非常高的速度,所以它可以模擬所謂近斷層的速度脈衝。」
白色建築物,因為建築結構出問題,一樓梁柱、及隔間少,形成所謂的「軟腳蝦」形勢,建築物頭重腳輕,一旦遇上強震,可能帶來不小的破壞。
雲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 李宏仁:「它的隔間牆壁又突然間增加很多 所有的破壞,就是集中在一樓的基底樓層,那就是更容易讓這個房子 坐(垮)下來。」
想杜絕悲劇再發生,人民要警覺,政府也得有作為。921大地震,催促了台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房屋的耐震設計,必須拉高到6級以上。
雲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 李宏仁:「當時的法規標準是比較低的,那經過斷層的位置,探勘各方面,那我們現在的耐震標準,相對於過去確實是提高很多。」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黃世建:「確實我們也認為,921(地震)之後蓋的房子,比較安全,你整個施工的品質,自發性還有監造都抬高了,所以施工品質確實有比較好,第三個就是說,民眾確實覺得的地震安全很重要,所以他在買房子他在採購,還有就是整個,我們行政體系這個地方都強化。」
從天災中學教訓,尋找致災原因,因此新建築、公共設施的量體與設計,需要更加審慎評估,以及融入新技術。
雙手合掌造型,象徵為台灣祈福,位在台北信義區南山廣場,樓高272公尺,和台北101相輝映,是台北市第二高樓。只是,台灣地震及颱風頻繁,安全性成為摩天大樓最重要的考量。
結構技師 姚村淮:「在我們地震法規上,你要把地震的考慮的實用性 考慮地震的設計力,要提高25%,240gal是屬於地震5級,那我們再提高25%以後,就變成300gal了,300gal就落在6級。」
高樓層地基要穩固,待起來更要舒適、不能有暈眩感,因此南山廣場在44樓,分別裝置兩組250噸阻尼器。
透過簡易模型來看,阻尼器就是一顆大圓球,好比護身符一般,大樓振動幅度會快速地降下來。
結構技師 姚村淮:「大概就是我設計的地震力,最大啦,475年的地震力的3分之1的情況下,那顆鐵球是可以自由擺動的,它擺動就是 我的大樓往左邊的時候,那顆大球晃右邊,把你這個大樓拉回來,所以比如說你要3分鐘,你這個大樓要地震的時候才會停的,我有了鐵球幫助,我只要大概45秒到1分鐘,我人就已經感覺地震波已經過了。」
經過設計師和結構技師,種種考量和設計,南山廣場獲得了耐震標章認證。然而,這樣的例子僅是少數,建築師直言,台灣的建築法修法要加快腳步,必須徹底落實第三方監造制度,安全才會更有保障。
建築師 羅興華:「派去監造的人,就是一般的工程師,那他對於很多東西,當在執行上有阻力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會那麼地堅持。」
建築安全全憑良心,如果為了眼前短暫利益,營造方、建築師或是結構技師,棄守職業道德,選擇金錢遊戲,犧牲的恐怕是無數寶貴的性命。
林國新 文字撰稿
林文森 攝影剪輯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