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徹底沒招了!為了賣房,大陸昏招頻出!40多個城市救市無效徹底完蛋!政府出台政策:多生孩子就可以多買房!真以為韭菜沒腦子?(2022 高房價 房地產 爛尾樓 房地産泡沫)
Автор: 冷眼看中國
Загружено: 10 окт.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66 просмотров
完了!徹底沒招了!為了賣房,大陸昏招頻出!40多個城市救市無效徹底完蛋!政府出台政策:多生孩子就可以多買房!真以為韭菜沒腦子?(2022 高房價 房地產 爛尾樓 房地産泡沫)
房地產# 爛尾樓# 斷供# 停貸#房子爛尾 #中國社會民生 #買房被騙 #強制停貸 #房奴維權 #壹生積蓄虧完 #中國樓市經濟 #中國經濟報道 #財經資訊 #開發商跑路 #存錢被騙 #老百姓絕望 #中國房奴 #人口拐點 #出生率暴跌 #中國樓市經濟 #房子爛尾 #限跌令
生娃,可破限購,是今年樓市救市過程中的新發明。
10月9日,四川省發布了《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放寬購房資格條件等。
根據澎湃新聞的梳理,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40個城市出台了類似的政策,也即多孩家庭可以突破限購,多購買一套房子。
這個舉措的發明者,最早是江蘇無錫。
4月25日,無錫衛健委發布了《關於積極推動改善生育二個孩子及以上家庭居住條件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生育二個孩子及以上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可以在限購區域新增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此舉的目的非常明顯,一石二鳥:
第一,以房催生。通過允許多孩家庭可以突破限購的政策,鼓勵年輕家庭多生娃。
第二,通過放開多孩家庭的限購,來實現去庫存。
無錫能夠成為此舉的首創者,有其特殊的背景,無錫是一個老齡化、少子化非常嚴重的城市。
根據無錫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無錫60歲以上老人占比19.75%,65歲以上老人占比14.65%,已經處於深度老齡化社會。
同時,無錫的自然人口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過去幾年無錫出生人口一路下滑,2021年創新低,即將跌破3萬人。
老齡化與少子化,在人口即將轉向的當下,已經是普遍現象。所以在無錫出招之後,一大波城市紛紛跟進。
揚州是第二個出招的城市,且力度更進一步,提出,生兩個孩子以上家庭,可以不再受限購政策約束。也即想怎麼就怎麼買,想買多少套就買多少套。
後來,南京、東莞、成都、長沙、青島、杭州等熱點城市紛紛跟進,目前有40個城市官宣。
以房催生,以生孩子去庫存,這樣的一石二鳥之計策能夠實現嗎?當然不能,結果必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以首創者無錫來說,在無錫發布以房催生,以生去庫存的措施之後,到9月份,無錫的新房成交量環比依舊下跌23%,同比依舊下跌48%,前三季度累計成交較去年同期下跌了57%。
去化周期已經延長至23.6個月。
數據是最好的說明。
邏輯很簡單,越來越多的人不願生,是因為沒錢生。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貸款買房,是因為囊中羞澀。
第一,解決不了生育率。
當下,中國的養娃壓力全球第二。根據育媧人口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平均養娃到18歲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韓國。
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均養娃成本可能不是最大,但壓力絕對是全球前列。
以此計算,2021年,我們的人均GDP是8.1萬元,也即養娃成本得55.89萬元。
55.89萬元是個什麼概念?2021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萬元,也即想養大一個孩子,得耗費一個家庭16年的收入。
這還沒算上讀大學的費用,如果包含讀大學費用,育媧人口披露的數據顯示,平均費用在62.7萬元。
就養娃成本來說,上海最大,養娃到17歲的成本超過100萬元,其次是北京,接近100萬。浙江、天津、廣東、江蘇、福建、遼寧、湖北。
就養娃壓力來說,經濟欠發達的甘肅最大,養大一個孩子到17歲,需要耗費一個家庭16.2年的收入。
即便是壓力最小的西藏,也需要耗費11.75年的家庭收入。
這還是養娃的壓力。再算算結婚的成本,以及結婚後女方要撫育孩子無暇工作,壓力又會陡增。
現在不比過去,養大成人就可以,現在的父母都想著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孩子培養成才。
然而,面對著生活的壓力,很多人結不起婚,也生不起娃,這才是導致結婚率和生育率持續下降的關鍵。
你說允許多孩家庭突破限購,可以多買房子,這不是在減壓,而是在增壓,能頂什麼用?
第二,解決不了庫存。
生娃養娃已經讓很多家庭捉襟見肘。更為關鍵的是,在GDP增速放緩的當下,在不確定性充斥著所有行業的當下,不少人的工作與收入充滿著不確定性。
像這種買不起房的人越來越多,有能力買房的人,也不敢買,都想著存錢。
昨天,大陸央行披露的三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再一次證明了這個觀點。
《報告》顯示,當下12.2%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69.7% 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18.1%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預期減少的人更多。
在就業方面,9.7%的居民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45.1%的居民認為「一般」,45.2%的居民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 或「看不准」。仔細品品,就能理解裡面的含義。
同時,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 22.8%, 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占 58.1%,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占 19.1%。接近60%的人,都想著存錢而不是消費和投資。
如何才能解決生育率和去庫存,兩個詞,減壓,增收。
育媧人口機構給出了預測,通過教育改革,減少高考內卷,降低教育成本,如果力度夠大,可以提升10%至30%的生育率。
給購房補貼、給現金和稅收補貼,如果力度合適,也能實現20%左右的生育率提升。
教育改革牽扯的利益太過複雜,無法一蹴而就。只能盼望著降房價來減壓,房價下降,租金下降,減壓效果最好。
然而困難和阻力也很大。去年以來,房價稍微跌了一點,各地就受不了,開啟了各種限跌操作,開啟了各種托底樓市的措施。
降房價不僅是解決生育率的好辦法,也是解決庫存的好辦法。
在房價高企的當下,買得起房的人基本都買了,剩下的都是買不起的。要調動這波需求,唯有降房價,或者增加收入。
但房價想要有實質性下降,難度很大。因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也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在求穩,只有穩樓市才能有助於經濟增長,有助於財政增長,有助於就業增長。
所以,這是個難題。所以才有了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的各種托舉措施。
但政策已經失靈、市場也已經失靈。任爾東南西北風,樓市依舊紋絲不動,仍維持在低位。
在購買力難以復甦的當下,在人口即將轉向的當下,即便房價不會出現大的波動,也會陷入持續的陰跌當中。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