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選擇權結算日新方式『雙週選解析』與『策略應對方式』
Автор: 不預測漲跌 選擇權多空雙獲利
Загружено: 23 нояб.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5 777 просмотров
Line@輸入股票代號,看最新個股報告 https://lin.ee/ZCbR4zw 🔥【免費】選擇權3大策略40分鐘培訓,學1個少虧1年
💙 https://gooptions.cc/%E9%81%B8%E6%93%...
▶︎選擇權正確運作方式。
▶︎選擇權核心概念:對沖。對沖到底是怎麼運作!
▶︎3種交易策略與使用時機:中立策略、大區間策略、『雙買+小台』策略。
40分鐘內把過去10年沒人講的清楚、教的明白的選擇權,用正確方式教你到會下單!
---------
加 LINE@ 收到最新籌碼分析與我當天的交易計畫 https://lin.ee/gF6aTSv
🧰 交易必備工具|點位損益預估表『免費使用』連結 https://bit.ly/3ljQjvW
教學說明 • 2022選擇權教學|交易必備『點位預估表』使用方式與實際策略demo(免費工具)
✨ 成為頻道會員,一起討論每週進場策略(點連結先看看方案介紹) / @不預測漲跌
-
要了解雙週選對交易策略的影響,我們必須從台股結算方式與選擇權權利金變化曲線下手
台股選擇權結算方式,在古時候只有月選,每個月第3個星期三結算一次,一年12個合約。後來多了週選合約,週選合約每週星期三結算一次,同一個星期三也會有新的週選合約出現並於下個星期三結算。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三不會有新的週選合約出現,因為月選合約剛好剩下一週要結算,所以大家就把月選合約當成週選合約交易囉。
在這種月選與週選搭配的幾年中,月選一直不好交易,因為流動性太差。
你知道嗎?歷史上各次金融危機都是因為流動性出現問題、次級房貸、通膨、COVID-19造成恐慌,大家擔心手上資產賣不掉所以大量拋售甚至造成美股容斷,都是因為擔心流動性太差。
台股月選合約流動性差,建倉平倉都不好做,所以主流交易還是維持在週選合約。
現在週選改成雙週選,意思是原本一週結算的選擇權合約變成兩週,就是14天結算,但是新合約出現日依然維持在每週三
券商會用年份月份加上一個W表示雙週選,W後方的數字表示將於一個月中的第幾個星期三進行結算。
但是就我目前觀察起來,在雙週選合約的前半段,流動性還是沒這麼好,跟月選差不多,所以得到第一個初步結論是,如果本來習慣交易週選合約的人就繼續交易週選合約
因為從剛剛的說明中你知道了,其實時時刻刻都有相當於之前的週選合約可以交易。
這是第一個結論:維持週選合約交易即可。
接著我們從使用策略角度來分析一下,用大區間策略,是賣方策略,靠雙賣部位的外在價值來獲利,外在價值高的時候建倉賣出能收多一點權利金
在雙週選,可以考慮提早於新合約剛出來就開始建倉,
兩個方向,第一,把區間拉更大,收跟交易週選合約一樣的權利金,大概是100點價差單能收10~20點的部位,這樣可以把區間拉更大
或者是第二個方向,維持一樣區間,收更高權利金,因為距離結算還有兩週,一樣區間可以收高一點權利金。
從策略角度來看 『雙買+小台』,因為『雙買+小台』是以期貨為獲利來源的策略,選擇權部位是避險降低風險使用,如果在雙週選新合約出來就建倉雙買,權利金高、CALL和PUT的損平點距離履約價更遠,表示區間更大,而且要花比較多錢
這我就覺得不適合了,因為『雙買+小台』是希望在這個小小區間內,靠期貨delta=1,出現明顯走勢時獲利速度遠大於雙買部位的虧損,這個速度差是獲利來源,就算走勢不如預期,還有時間慢慢等,靠選擇權幫忙cover風險等到對的方向出現。
第二個結論:用大區間策略可以在雙週選提早建倉賣出,『雙買+小台』策略不適合雙週選合約一出來就使用。
接著,我覺得雙週選好嗎?當然好啊~多一個機會多一些能建倉的部位,就算都不要這些多出來的機會,依然可以維持原訂交易方式做週選合約就好。
#選擇權結算 #不預測漲跌 #說人話的選擇權課程 #選擇權教學 #選擇權損益 #選擇權賣方 #選擇權策略
Takeoff by MBB | / mbbofficial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free-stock-music.com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