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四弘誓願』
Автор: 十大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23 авг.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765 просмотров
◎聖嚴師父
前言
我們在還未修行前就要發願,為家中、工作環境中,
乃至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處境、利益著想,
這種不為自己、捨我的精神,便是度眾生的態度。
用這種捨我的觀念修行禪法,
不僅可得到身心安定的利益,也可能得到徹悟的境界。
發起弘願 誓願成佛
在修行之前,在修行期間,必定要發起大願心來。願有通願及別願,通願是四弘誓願,凡是學禪的人,若不發四弘誓願,縱然得定,也不能得禪;別願則除四弘誓願之外,另外隨著個人的心願如何便發何願。所謂四弘誓願是:(一)眾生無邊誓願度:禪的修行者,目的在於放下自私的小我及驕傲的大我,所以修行一開始,就要發願度眾生,自己修行固是為了廣度一切眾生,也願一切眾生皆因佛法得度生死苦海。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度眾生,必須自除煩惱,同時也助他人斷除煩惱。生死之苦,是從煩惱產生,煩惱不外來自個人的心理的、生理的、社會關係的和自然環境的。人有種種因緣的種種煩惱,然以心理的煩惱為其根本,所以發願斷煩惱的願力,其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斷除煩惱的方法。
(三) 法門無量誓願學:作為個人修行的方法,應當一門深入,不宜雜修雜行。一門深入,只要方法的本身沒有錯誤,持久修行,必有效果;雜修雜行,能夠成就善業,不易成就解脫業。但在任何一門修行方法之中,也必含有無量法門,同為修行禪的方法,禪雖以無門為門,由於眾生根機,千差萬別,禪機的運用,也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所以,為了自度以及度人,必須博學無量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以無量法門,斷無盡煩惱,度無邊眾生之後,無上的佛道,也必自然成熟。所以禪的修行者,以度眾生為最要緊,誓願成佛乃是最後的目標。
以上的四大弘願之中,實已包括了作為一個偉大的禪者所應具的各種條件;能度無邊眾生,是大慈悲行;能斷無盡煩惱,是大勇猛行;能學無量法門,是大智慧行;能成無上佛道,是大無畏行。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