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金融知識101系列(27)│高營收未必一定好
Автор: Ethan魏訢: 一人創業導航師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2 февр. 202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314 просмотров
如果你的公司一年的營收380億新台幣
這樣大不大?
如果你的公司一年營收500億新台幣
大不大?
或者一年營收1000億新台幣呢?
夠大了吧!?一
380億剛好是茂德一年的營收,它倒了。
500億剛好是力晶一年的營收,它也倒了。
1000億剛好是勝華一年的營收,它還是倒了。
富爸爸與窮爸爸的故事中
窮爸爸其實一點也不窮,
而是夏威夷政府的教育局長
收入相當高,但是卻留不住錢
很多人追求高薪、高營收,其實也類似於這樣的觀念
看表面的營收、看表面的薪水
這裡也要帶出一個財報中的重要觀念
「絕對值」沒有太大意義,相對的觀念更重要!
當一個人說他月薪10萬你可能覺得他很有錢
但是如果他個人開銷一個月9萬、
或是他必須養全家一個月開銷20萬的時候
這樣的10萬月薪絕對值,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損益表中的第一個項目---銷貨收入
就是這樣的概念
重點在於分析與認識銷貨收入的3大分類
依客戶、依產品、依區域
首先,依客戶區分的銷貨收入
可以使用80/20法則,找出那些客戶提供你80%收入
假設80%來自同一個客戶
這可能是好消息,也能是壞消息
因為風險在於,萬一這個客戶去找別人了、轉單了
你的80%營收也不見了
所以有大客戶很好,但不要過於高興
勝華公司都是一個大客戶---蘋果公司
最後還是倒了。
如果依照產品來區分銷貨收入,找出最賺錢的產品
這樣你才會把錢投入到正確的研發項目
而以區域來說,最好是全世界5大洲都有最好
如果90%都是來自大陸的客戶
兩岸的動盪很容易就會影響
在真實的商務世界中
客戶跟你非親非故,
就算是親人都難說會做到不離不棄
一切都是在商言商,要針對這點做好風險管理
當你真正讀通損益表
其實就會發現巴菲特說的真有道理
要看的不過就是「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
公司追求的是永續經營 (Going Concern)
就像房地產一樣,這個月如果出租100間房
跟這個月賣出100間房比較起來
出租的收入,相對來說是往後都可以預期的
但下個月能賣多少房子,就不一定了!
為什麼近年來「訂閱制」、「會員制」越來越流行
就像你現在正在看YouTube
YouTube也開始針對一些功能收固定費用
頻道主們也開始設定付費訂閱機制
為什麼這變成了一種趨勢呢?
也是一樣回歸到企業想要長期穩定獲利的策略
會員費是一種產品,一種每個月都要付費購買
定期定額的概念
如同大家最愛的美式賣場Costco
其實它的最大營收來自於會員費
所以這樣即使壓低商品價格也不會賠錢
會員費的大量現金,可以長期穩固營運品質
這,也如同富爸爸一在推廣的現金流概念
在日本有兩家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
一家叫做GREE,一家叫做Mixi
同樣都有2100萬的會員
而GREE的業績是92億日圓
Mixi則是39億
雖然乍看之下我們知道92億的規模比較大
但我們已知道,絕對值不是一切
所以分析社群媒體的三種收入來源後
我們得知1) 會員費收入 2) 首頁廣告收入 3)其他
Gree有74億來自於會員費收入,佔75%
Mixi的83%年營收則來自首頁廣告收入,32億
那麼你會如何分析呢?
同樣是銷售收入
Gree的收入「內涵」是比較好的
因為會員費通常是半年、一年收,一次就收進來 (浮動性低)
而Mixi這種廣告收入則很可能因為趨勢轉變
景氣不好時,降低了客戶打廣告的意願( 浮動性高)
如果身為小資族的你從財報知識中學到
絕對值不是一切
那麼同時你也可以去思考
你本身的收入內涵
公司月薪可能平常是穩定的
但是一但生病不能工作、金融海嘯裁員
很可能就會停止
你也可以去思考,怎樣可以做一分工作
但是可以有類似訂閱制、會費制的收入呢?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討論囉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影片
我是Ethan 這裡是Kaizen TV
一起每天進步一點點!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