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俄乌冲突对中国全是负面影响,损失远超预期!雖然孫立平對閻學通讚譽有加,但大家應該還記得清華大學曾經提交的一篇研究報告,被最高領袖批示「一派胡言」的江湖傳言,萬馬齊喑下,誰還敢繼續「一派胡言」?
Автор: 老楊到處說
Загружено: 17 дек.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5 566 просмотров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
歡迎各位透過超級感謝支持我們的創作
亦可通過PayPal支持我們:http://bit.ly/support-laoyang
-------------------------------------
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
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
-------------------------------------
#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
孫立平最近推出一篇文章,題目直言不諱,《 俄乌冲突对中国全是负面影响,损失远超预期》
孫立平引述的是閻學通的觀點。
"俄乌战事对于中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但没有想到坏处这么多",这句话并非出自我口,而是我敬重的清华大学同事兼老友阎学通教授的深刻见解。在最近观看阎学通教授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采访的过程中,他的一些独到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初,阎学通教授就明确指出这场战事对中国而言并无益处,只有潜在的害处。而到了2023年底,他进一步表示,自己未曾预料到这场冲突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如此深远,持续时间会如此之长。阎学通教授的这些论断,不仅是基于他深厚的国际关系理论功底,也是基于对战事发展及其对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可能产生影响的敏锐洞察。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关于俄乌冲突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市面上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观点也是五花八门。但在这次访谈中,阎学通教授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视角,我认为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阎教授指出,这场战争带来的一个意外后果是,它极大地强化了欧洲国家对经济安全的意识。他们开始将经济安全作为制定战略的核心考量,这一转变导致在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中,欧洲明显倾向于美国,打破了自2010年以来形成的全球战略平衡——即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
更进一步,阎教授提到,这种变化不仅限于欧盟国家,甚至一些东盟国家也放弃了之前的对冲策略。他们不再将经济安全视为可以独立于美国的安全战略之外,而是将其纳入到依赖美国的大框架中,也就是说,连经济安全也开始向美国倾斜。
阎学通教授的这番话,为我们理解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我们认识到,战争的连锁反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深远。
实际上,阎学通教授在这次访谈中,最让我着迷的部分,是他对欧洲态度的深度剖析。
中美之间的较量,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其中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小。但欧洲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尽管欧洲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且两者在价值观基础上有着坚实的共识,但在文化层面,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人形象地比喻这种差异:美国人来自火星,而欧洲人来自金星。这暗示着美国人倾向于实力至上,而欧洲人则在逐步摒弃这种观念,他们追求的是康德所描绘的“永久和平”。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关键战略和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和不同的处理方式。
总的来说,在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与欧洲保持一种相对友好或至少是较为缓和的关系,显然是明智之举。然而,俄乌战争的爆发,似乎正让情况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最近,有几个方面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是俄乌战争的进展。自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明显站在了乌克兰这一边,但在实际的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上,主要是由美国来主导。然而,在经历了美国对乌援助在国会的阻碍,以及总统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后,情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来看,欧洲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坚定。即便是之前态度较为保守的法国和德国,现在也表现出了更加明确和坚决的立场。
就在本月初的北约防长会议上,通过了一份《北约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和演习》的文件。这份文件的意图十分明显,即欧洲将在援助乌克兰事务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美国的支持变得不那么可靠,欧洲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俄乌战争的挑战。可以预见,俄乌战争的这种变化,必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再来说说中欧贸易关系的紧张局面,这事儿也挺让我头疼的。我之前一直觉得,如果把地缘政治放一边,单从经济和贸易的视角来看,中美的经济关系处理起来要比中欧的来得简单。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中美经济互补性更强,竞争性相对较小。美国擅长的是高科技、金融和服务业,而中国在制造业上有着明显优势。美国可以用其在高科技和金融领域赚的钱来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双方在这一块的竞争并不激烈。
但欧洲的经济结构和美国大不相同。欧洲擅长的是传统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比如汽车、工业母机制造等,还有一些农产品的深加工,比如酿酒、奶制品等。这就意味着欧洲处在产业链的中上游。在中国工业化初期,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欧洲产品的竞争性并不强。但随着中国开始转型升级,这种竞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所以,美国对中国新能源车征收100%关税,其实实质性影响并不大。而欧洲虽然加征关税的幅度没有美国大,但对中国的影响却远超过美国。
我之前就提过,贸易战之后可能是产能战争。现在看来,这一步可能已经到来。
如果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情况就会更加复杂。最近欧盟提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实际上就是这两个因素叠加的结果。德国总理最近也明确表达了这种担忧。
1,閻學通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在中國國內的國際戰略研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學界的朋友對他的評價是,外號萬金油,什麼都懂,什麼都敢發表意見,其實他不懂經濟,也不懂台灣,不懂香港,但他就是敢說,之前台灣駐京記者說,他接受採訪是要收費的,08年馬英九當選之後,閻學通當眾對自己曾經在台灣問題上的誤判表示過公開道歉,能做到這一點也很難得。
2,閻學通近些年的公開言論表達,也比較接近實事求是,至少敢發表一些和當局的觀點立場不敢苟同的話,他尤其反感那些在央視瞎雞巴胡言亂語的專家學者的不負責任,當然閻學通十年前也還在《紐約時報》寫文章探討,中國應該如何與美國作戰,而且公開主張和俄羅斯結盟,後來又辯稱說,結盟不等於要對抗美國。這一次讓孫立平大加欣賞的觀點立場,不知道會不會還有後續的背書?
3,前幾年,江湖傳言 清华大学受中办委托撰写一份研究报告,作为内参送到习近平案头,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的经济没有未来,暗示与俄罗斯建立紧密的关系回报不大,而中国经济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更为密切。习近平在报告的空白处批示:“一派胡言”。據說這是清華大學吳大暉教授提交的報告,其實寫得很委婉,但仍然是御批「一派胡言」,試問,誰還敢直言不諱,文死諫,在今天的現實情況下,也只是說說而已。
4,在這種萬馬齊喑之下,閻學通上述的觀點,不過怎麼說,也很難得。孫立平對他的讚賞有加,也是發自內心的,但這樣的觀點立場會被歸入「一派胡言」範疇嗎?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