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這三點,值得父母注意
Автор: White Night
Загружено: 1 февр. 2019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6 просмотров
培養孩子獨立自強的習慣很重要,但同時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也很重要。這兩點並不衝突,獨立自強要求孩子儘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合作精神講的是,我們在進行一項活動時,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這項活動。
獨立性與合作精神結合起來可以這麼理解,就是在團隊中,我們既要發揮個人的獨立性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同時又要與團隊中其他人進行良好的協作。
例如,我的孩子周末在家拼飛機模型,模型零件很多,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孩子玩的很開心,於是就各種擺弄起來,拼到飛機尾巴的時候,因為需要雙手同時按下才可以固定好,可能孩子的手部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這一步他重複了很多次,依然沒有成功,最後他急的大哭起來。
我在旁邊看到了所有過程,其實,我一直在等待他的求助,可是他整個過程並沒有求助他人,而是一直靠自己去完成,所以當努力半天了還沒有做好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傷心地哭了。
我:「兒子,你為什麼不盡全力呢?」
兒子:「我已經盡全力了媽媽,可是我弄不好。」
我:「不對啊,兒子,你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啊,你沒有向大人求助啊。」
然後,我在旁協助他按上了飛機尾巴,孩子開心地笑了,嘴裡還念叨著,「我的飛機拼好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告訴孩子的是,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你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別人看來,可能很簡單。所以,我們在儘自己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要善於應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和力量。
現在社會的分工都比較細,我們不可能一個人去做好所有類型的工作。這時候,尋找合作夥伴,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去共同完成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能與人和諧相處,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如果不能,縱使你有才華橫溢,也無法避免孤軍奮戰的劣勢。
古語說的好,「一個好漢三個幫」、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些都為我們很好地闡述了,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以及多人合作的在完成工作中的重要性,雖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諸葛亮那樣足智多謀,但集多人之力是可以彌足這種缺憾的。
所以,我們父母要經常告訴孩子,無論何時何地,永遠記住「合作」的重要性。既然擁有合作精神,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如此重要。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精神呢?以下是三點建議:
1、 讓孩子學會接納別人
接納別人是指從內心深處去接受這個人,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因為這個人有一點的缺點就去排斥他。「人無完人」說明了每個人都有他的不足之處,所以我們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勢,接納別人的不足。只有我們給予他人足夠的欣賞和尊重,我們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
2、 讓孩子學會分享
一個自私自利、事事斤斤計較的人,很難想像他能和別人相處融洽。我們家長平時要做好孩子這方面的引導,比如在家給孩子做示範,爸爸媽媽通過示範分享玩具、書本和零食,或者通過繪本故事進行講解。讓孩子了解什麼是「分享」,分享的好處是什麼。經過這樣的引導訓練,孩子就學會了互惠和信任。
3、 讓孩子多參與和他人合作的活動
父母要多給孩子創造與他人相處的機會,並讓孩子多多參加有團隊合作的活動。比如關於兒童的各種團體比賽項目,這種比賽既有團隊之間的競爭,又有團隊內部的協作。孩子可以從中學習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好啦,以上就是我們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合作精神的幾點建議。喜歡的話要記得關注我哦,我會繼續發布更多更好的育兒文章,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下期還有更加精彩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549015759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