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新冠後遺症 喘、健忘、疲勞
Автор: DaAi News Storage
Загружено: 13 мар.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72 просмотра
今日疫情共新增63例,其中5例屬於本土,來自南北兩地,不過都和既有案件相關,不需要太擔心。反而要關心的重點是,染疫之後引發的後遺症,過去認為新冠屬於呼吸道疾病,因此後遺症通常和肺相關,但是北醫附醫有一份統計出爐,發現染疫之後前十名後遺症中,一半以上都和肺部沒關係。
醫療應變小組副組長 羅一鈞:「沒有居隔陰轉陽,都是我們擴大匡列採檢出來的對象,那整體社區的風險仍然存在。」
風險仍在,別對防疫太鬆懈,13號本土+5,雙北不明傳播鏈,多一位同住家人確診,南部的宮廟旅遊團則新增4人,整案累計28人染疫,得監測到3/22。
台南市衛生局長 許以霖:「這4位其實都有足跡重疊,那也不是新增的感染源,大家也不用擔心。」
台南市長 黃偉哲:「現在開始,我們不管是拍照、講話、活動,還是一律都請戴口罩,除非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沒有再發生新的個案,那我們可以比照中央(鬆綁口罩令)。」
疫情動向,不只關注當下,許多專家也觀察康復者的後遺症發展,北醫附醫統計他們收治個案狀況,前五名中只有第一名和肺部相關,是呼吸會喘,占五成,其他比較多的症狀,反而是健忘、疲勞等,各超過四成。
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科醫師 姜冠宇:「被感染的血管內皮細胞都會產生質變,就會造成凝血因子的變化,其實到腦袋就是很明顯,腦血管它的循環受到影響,所以不難理解說,他有一些健忘、注意力減退,甚至說,日常生活功能變差的狀況。」
症狀表現或許還和變異株有關,因為發現Delta的主要後遺症是喘不過氣,Omicron則是疲勞,但有醫師這樣解釋。
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科醫師 姜冠宇:「應該是說後面大家都有打過疫苗,所以很立即地不舒服,很立即地嚴重地症狀,像是說心臟的、心血管的,還有內分泌的,其實都會比較輕,那剩下比較殘餘的,都是一些全身疲勞、認知力變差。」
無論是哪一種症狀,都證明感染過新冠病毒後,身體健康或多或少會受影響,因此心肺復健醫學會建議,應該要及早介入患者的肺部復健,減少後遺症。
林亦庭 梁家銘 台北報導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