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五胡諸族裡“匈奴別部”的羯人以及個別的鮮卑部族酷愛吃人肉?
Автор: UltraValor
Загружено: 7 мар. 2018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959 просмотров
五胡十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時代之一,人吃人竟然只是尋常事 - 淺談為何諸多蠻族裡的羯人跟鮮卑人對吃女人跟兒童的肉有特殊嗜好
羯(拼音:jié,注音:ㄐㄧㄝˊ,中古擬音:kɨɐt)又稱羯胡,4世紀初時居住在山西一帶的蠻族,後趙石勒出身於此部族,原隸屬於南匈奴部落聯盟的高加索人種或伊朗人種部落,他們可能和粟特人一樣屬於東伊朗系民族,中國史書將他們歸類於【雜胡】一類。冉魏政權時代,號召漢人對羯胡進行種族滅絕[1],山西羯人被屠殺殆盡後,仍有部分殘部,但此後歷史不詳。學者對他們的起源有數種猜測,有源自中亞大月氏、康居部落聯盟、呼揭等等假說,但因文獻資料太少,這些假說都無法獲得證實。
中國史料對於羯人起源記載不詳,在晉朝之前沒有記載。第一個被記載下來的羯人是後趙的創建者石勒,居於并州上黨武鄉,源自於南匈奴19種中的羌渠種,為匈奴部落之中的世襲領袖[2][3]。山西自古居住諸多游牧民族,春秋戰國時代有被稱為翟戎等外族居住,《史記》曾稱此地「羯羠不均」、民風慓悍。
因為不確定這個名稱是來自漢族或羯人自稱,學者對於羯族的名稱由來有許多猜測。在漢語中,羯的字面意思是閹割後的公山羊或公綿羊[6]。也有性情強悍之意[5]。晉朝時,羯被使用來稱呼雜胡與胡人,匈奴劉淵、劉曜等人也曾被稱為羯胡,所以羯不一定是單指石勒部落[7][8]。此外,在史書中,又稱他們為戎羯、胡羯、羯賊、羯胡、羯虜、匈羯等。内田吟風認為,羯是漢族對於外族的一種蔑稱[9]。
《魏書》認為,其名稱來自他們的居住地,上党武鄉的羯室(今山西榆社縣),因此被稱為羯胡[10]。陳寅恪認為,康居募勇士成為軍隊成員,稱為柘羯[11],之後被省略為羯,成為羯人名稱的由來。
前秦苻坚曾提出五胡的說法[12]。陳寅恪認為,五胡之名,起自於五德終始說,是圖緯符命思想下的產物[13][14]。元胡三省註《資治通鑑》時,將羯定義為五胡之一[15][16]。
羯人是否是獨立民族,或只是一個族群名稱,現在學者仍有爭議,如杉山正明認為羯就是南匈奴的一部分,中國傳統史家特地將其分出只是為了要搭配五胡這個數字[17]。史書中,又稱他們為雜胡。唐長孺認為,雜胡即雜種之胡,為部落間通婚的後代,並不是屬於單一種族。陳寅恪認為,雜胡即小胡、部落胡,因為他們是附屬在南匈奴之下的小部落,因此被稱為雜胡。
北朝的爾朱氏,在文獻中被稱為羯胡,或契胡。唐朝安祿山,出身粟特人,也被史書稱為羯胡。中国东北的靺鞨,唐初原寫為靺羯[來源請求],可能也與羯人有關。但因文獻不足,無法確定他們與石勒部落之間的關連。
冉魏時代,對羯人進行大規模誅殺,冉魏境內「高鼻多鬚」的漢人也多慘遭濫殺,夏曾佑推測羯人的外貌應具是有比較顯著的「深目高鼻多髯」的中亞或西亞高加索人種特徵。
(转载)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