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美洲旅遊 肯高古廟Kenko / 印加帝國宇宙觀 / 印加帝國回歸生命起源儀式 / 印加帝國祖靈甦醒儀式 / 印加帝國祖靈生命能量
Автор: 史噹瑪克
Загружено: 16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94 просмотра
印加文化當中相信蜂鳥特殊的飛翔模式,是一種可以穿梭過去、現在、未來的神聖意涵,所以所以他們在蜂鳥聚集的這個地方,建築了這座印加文化神廟-肯高古廟Kenko,來和之前的祖先取得聯繫,所以在華人的觀感來說這是一做陰廟。
Inca culture believes that the special flying pattern of hummingbirds has a sacred meaning that can travel through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refore, they built this Inca cultural temple - Kenko, in the place where hummingbirds gather,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ancestors. Therefore, in the eyes of Chinese people, this is a Yin temple.
00:06 ~ 00:33 印加帝國的空間神靈觀
00:33 ~ 00:59 印加帝國亡靈製作地-「肯高古廟」
00:59 ~ 02:39 印加帝國神聖動物的啓示
02:39 ~ 03:12 印加帝國木乃伊和埃及木乃伊
03:12 ~ 03:32 印加帝國木乃伊的區別用途
03:32 ~ 05:14 印加帝國貴族的權力象徵
05:14 ~ 06:53 印加帝國的獻祭木乃伊
06:53 ~ 09:24 印加帝國-「肯高古廟」的復活儀式
09:24 ~ 10:03 印加帝國-「肯高古廟」的結構
10:03 ~ 10:53 印加帝國-「肯高古廟」的木乃伊製作
10:53 ~ 11:30 印加帝國木乃伊的力量
距離秘魯克斯庫城北方,大約5公里的山上,在海柭3580公尺的地方,有一個奇特的印加文化古蹟,我們在之前的節目當中,介紹了印加文化的宇宙觀當中,禿鷹 代表天的太陽神殿,美洲虎 代表現實世界的〝薩克塞瓦曼〞,今天我們要介紹印加文化的 蛇代表地底世界的印加文化-肯高古廟。這個印加文化古廟建築的時間不詳,可能是在15世紀,印加帝國的開創者帕查庫特克時期所建造的,目的是為了和之前的祖先取得聯繫,所以在華人的觀感來說這是一做陰廟 。
這座印加文化廟宇曾經經過西班牙人的大肆破壞,所以現在遠觀時,非常像一堆亂石!但是這裡是印加文化古代重要的宗教遺址!在這裡首先先解決一個問題,庫斯科城周遭像這種石灰巖地形的地方有非常多,為什麼印加文化會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座跟祖先有關的廟宇呢?這可能跟一種鳥類有關,就是蜂鳥!印加文化非常重視自然界的動植物,經常從他們的行為當中尋找神聖的意涵。而蜂鳥的飛行狀況非常地特別!它不但可以懸停在一個地方飛翔,也可以原姿態到飛,所有鳥類之中也只有蜂鳥,可以做到這種飛行特技,所以印加文化認為蜂鳥可以在過去、未來、現代 3個境界當中穿梭。印加文化有這個觀念並不奇怪,在南美洲的印第安文化當中,數個民族都有這種觀念。在秘魯納斯卡沙漠當中,那斯卡人繪畫出著名的納斯卡線裡面,就有一幅96公尺的蜂鳥圖騰。所以印加文化認為 蜂鳥是和靈魂轉世有關,所以他們在蜂鳥聚集的這個地方,建築了這座印加文化神廟,來製作木乃伊。
提到木乃以大家一定會聯想到埃及的木乃伊,印加文化的木乃伊和埃及的木乃伊,有著明顯的不同,埃及木乃伊有著濃厚的復活神話色彩,製作過程非常地嚴謹、繁複,製作時間嚴格被限制在70天,然後保存在專門的墓室里面,並且有大量的陪葬品,而且基本上放置在墓室當中之後就不會在移動了。印加文化的木乃伊製作,和埃及比較起來明顯差距很大!印加文化的木乃伊大部份是自然乾燥的,而且印加文化還分成兩種用途,一種是獻祭用的,另外一種是權力的代表,或者諮詢用的,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怪怪的,跟木乃伊諮詢是什麼啊?
印加文化把這種先人的遺體稱之為馬爾基Mallqui ,平日他們被包裹在色彩鮮豔的棉毯或羊駝毛毯之中,存放在山洞裡或高山上;貴族則會放在專門的家廟中。到了特別的節慶,他們的後代就會帶他們到大街小巷遊行。在這段短暫的時間裡,馬爾基會回到生者的社會,印加文化把他們當成歸來的貴賓,他們的身份仍是這個社會重要的一部分,擁有生前的財產。在一些印加人重要的會議桌上,印加文化的他們會把德高望重的祖先請出來跟大家坐在一起,這是在宣布某個人和這個家系、族譜的關係,是祖先的直系後代,是獲得權力的基礎。這個行為不僅本身是表示祖先的後人,而且還繼承了先人的智慧、權力和權威。跟祖先的知識持續保持聯繫,這是印加文化的菁英分子的基本概念;印加文化所有首領在做重要的政治決策時,都會直接諮詢祖先的意見。所以我說馬爾基是印加文化權力的代表,這個肯高古廟就是印加文化製作馬爾基的地方。
我們剛才介紹的,是祖先的馬爾基,還有一種馬爾基是獻祭專用的。這種馬爾基都是小孩,年齡在6~15歲之間,獻祭的時間會在重大事件發生時舉行,例如皇帝死亡或饑荒期間。他們會在獻祭前經過精挑細選過,每一個都相當非常且體貌良好,然後他們會被養胖,他們可以享用與菁英階級相同的飲食,包括玉米和動物蛋白。他們會身著精美的服裝和珠寶,被護送到庫斯科去覲見皇帝。皇帝會在那裡為他們舉行盛宴,感謝他們為國家的付出。
最後到了獻祭時間,祭司會帶領孩子們到高山上獻祭。由於旅途漫長而艱辛,他們會給孩子們吃古柯葉幫助呼吸,使他們能夠活著到達墓地。到達墓地後,孩子們會飲用迷幻藥,以儘量減少疼痛、恐懼和抵抗,然後他們要麼被勒死,要麼死於頭部重擊,之後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死去,靈魂前往印加文化的神明那裡。
我們一進入到印加文化的肯高古廟 首先置身在一個半圓形的廣場當中,在55公尺寬的區域內,沿著殘破的牆壁上,可以看到有19個壁龕殘跡。可能就是印加文化放置馬爾基的地方。而這些印加文化壁龕都朝向一塊巨石,這塊巨石可能象徵著印加文化當中的生命起源凱帕恰Kaypacha,或者是印加文化當中的大地母親帕查瑪瑪Pachamama,所以有可能是製作好的馬爾基,放在壁龕之中,舉行一種印加文化回歸生命起源的儀式。
古廟的頂部雕刻著許多的石床,這些石床的作用不明,可能是馬爾基進行乾燥的地方。這是得力於庫斯科是地表上,太陽紫外線最強的地方之一,所以能夠起到將馬爾基乾燥的作用,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因為印加文化沒有留下關於這些石床的記錄。這裡除了眾多石床之外,還有一組石雕,它們被刻畫成2個圓柱狀,推測和印加文化的天文觀念有關,當冬至日來臨的那一天,初生的太陽光,斜照在這個石柱上面的時候,旁邊其他石材所投射過來的陰影,會形成一支美洲虎的頭部,這個時候這兩根石柱,就變成了美洲虎兩隻眼睛,這個時候印加文化的印加人就知道,太陽光芒的力量重新回歸大地,這一天被印加人稱為〝美洲虎舒醒的一天〞。所以這組石雕可能是和祖靈舒醒的儀式有關,另外這個時候印加文化就知道,太陽光芒的力量重新回歸大地,要準備開始播種了。
還有一組石雕也很有意思,它被刻成曲折的蛇身,一端是一個容器,可能倒入某種液體,另一端向下鑿穿了山體,來到印加文化製作馬爾基的地方,這當然也是一種儀式的道具。看完這些之后,我們從 這一堆石頭的另外一邊,走進蛇道裡面。這是印加文化將天然的石頭裂縫加工而成的。走在象徵印加文化地下世界的蛇身之中,盡頭是在古廟的山體裡面,到了這裡就是象徵我們進入印加文化的冥界裡面了,
山體裡面的溫度常年保持在攝氏5度,這是印加文化利用低溫、強風和低濕度自然脫水,形成「冷凍乾燥」效果。和埃及人不同的是,印加文化的馬爾基,通常不會取出內臟,而是將遺體擺放成蹲坐姿,這個蜷縮的胎兒姿態,象徵印加文化的靈回歸母體大地之中,等待重生。乾燥後用棉布或羊駝毛織物多層包裹,並放入藤籃或陶罐中,部分木乃伊會塗抹樹脂或植物汁液以延緩腐化。在山體裡面有個石床,就是他們進行這項儀式的地方,剛才提到山體上的蛇狀石器,它的液體就是流到這裡。石床對面平台,有陽光可以透射,據說平台上可能當年擺著一個銀盤,折射陽光到石床,方便理屍人的工作。
印加文化相信馬爾基依然有生命能量,叫做「坎(Camay)」,對印加文化來說,所有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是同時存在的,而且總是平行運作;如果有技巧,或者有時在入定的情況下,他們是可能在三種不同的時間之間移動,藉此取得活在這三種時間裡的人的智慧。印加文化的肯高古廟就是用這樣的理念,所建築的印加文化古代遺跡。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