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稱預算仍夠印39萬本護照?外交部一張表打臉,別再玩數字遊戲糊弄大眾了!
Автор: 政治奇幻世界
Загружено: 22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597 просмотров
徐巧芯又來了。
這次她鎖定的對象是外交部——準確說,是外交部護照印製預算不足的問題。在國會殿堂上,徐巧芯高舉算盤,秀出一連串數字,聲稱即便外交部遭刪10%預算,仍有1.58億元可用,足夠再印製39萬本護照,因此外交部「沒算清楚」,甚至暗示可以動用第二預備金支應,「有什麼問題?」
問題當然大了——最大問題就在於,徐巧芯你到底懂不懂政府預算怎麼運作?
護照印製不是買白紙——外交部反擊:一本護照成本不只印刷費,還包含防偽膠膜與其他製程成本
針對徐巧芯的質疑,外交部並未忍氣吞聲,而是直接列出詳細數據回擊,指出:「一本護照的成本為473.77元」,並不是徐巧芯口中「一本400元」那種只算紙價的簡化成本。
這個成本來自兩項直接支出:空白護照本體407.5元,加上防偽膠膜66.27元。這還不包括物流、人事、維運、檢驗、倉儲與突發備料等額外成本。外交部預估全年需求209萬本護照,在9.9億元預算遭統刪10%後,實際可用預算為8.8億元,只能印製約185萬本護照,尚缺24萬本。
這不是「算錯了」,而是實際財務運作下,你徐巧芯「只算皮,不算骨」的說法才是誤導大眾。
預算動態變動是常態,外交部採「戰備式」儲存護照根本合理,徐巧芯卻裝作不知道
更誇張的是,徐巧芯不斷拿「決標180萬本」、「尚有預算可印39萬本」說嘴,質疑外交部誇大危機,甚至指責外交部可以如2023年一樣動用第二預備金追加預算。
這種論述看似合理,但實際上根本是邏輯偷換與時間順序扭曲的經典操作。
外交部早已解釋:2025年度護照需求推估為209萬本,但為避免一次性採購過多浪費公帑,才先印180萬本,待評估使用量後再追加。2023年護照申請因疫情結束而大爆發,外交部臨時動用第二預備金加印護照,是「特殊情況下的例外」;如今有預期需求,就該由編列預算處理,而非事後「補洞」。
二備金是留給突發事件、災難與緊急政策用途使用的法定預算,若因立委刻意刪減預算再強迫動用備金,形同繞過預算審查制度,根本是「預算鬥爭後再假裝補破網」的荒謬操作。
預算遭刪,是事實;需求成長,也是事實,徐巧芯你不能又刪預算又罵外交部執行不力
整起事件最讓人火大的就是這一點——預算是誰刪的?國會!誰掌握國會多數席次?國民黨與民眾黨!
然後你們現在反過頭來指責外交部「沒印夠護照」?
你們把護照印製的業務費砍掉一成,然後再回頭批評外交部「執行不力」;你們擋下本來就該用於基本行政維持的正常預算,然後叫外交部「自己想辦法」,甚至叫他們去用緊急預備金?
這根本就是你刪我錢,還罵我窮的國會惡霸邏輯。
而外交部在預算遭砍之後,仍依循採購程序、試圖從有限資源中安排優先順序並合理預備安全庫存,結果竟然被徐巧芯批評為「估錯數量」?若真要談責任,國會刪預算的立委應該排第一位!
外交政策不是選秀辯論場,護照更不是你拿來耍嘴皮子的舞台
更值得深思的是——徐巧芯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她這套打法說穿了,就是典型的「用行政資料攻擊官員博版面」,實質無助於解決問題。她只要抓到一張預算表、一段數字落差,就能大聲嚷嚷指控「造假」、「騙人」、「沒算清楚」——但從來不想去理解實際執行的邏輯與制度背後的限制。
這樣的表現,對於一個民意代表來說,不只不負責任,更是將民眾需求當成政治表演的道具。國人要的是能順利申請護照、能夠在必要時取得旅行文件,不是看你在質詢台上算術表演!
結語:數字會說話,但也會被玩弄,理性公民要看清誰是真正的破壞者
回頭來看整件事,不難理解本質是什麼:這是一場藍營主導預算刪減後,再反過頭指責行政部門的政治戲碼。
徐巧芯、國民黨,你們刪掉外交部一成預算,然後再指控外交部「執行不力」、「沒算清楚」、「浪費預算」;你們先拆輪胎、再譏笑人家車子開不動,這樣的操作說穿了就是為了政治鬥爭,毫不關心人民實際需求。
護照不是你們博聲量的工具,外交部不是你們選舉用來打擊政府的沙包。台灣人民需要的是有遠見、肯負責的國會,不是把一切行政困難都當成政治提款機的表演場。
徐巧芯的「39萬本護照魔術數字」,看似精算,其實只是另一次「只看數字、不看制度」的政治鬧劇。
別再玩了,人民不會永遠當數字遊戲的觀眾。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