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淮河營】、 【蘇武牧羊】 張學津
Автор: richard1298
Загружено: 5 авг. 2009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1 282 просмотра
張學津,男, 1941年生,北京市人,京劇大師張君秋之子,北京京劇院老生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任北京市政協第四屆,七屆,八屆委員。全國政協第九屆,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 7歲開始學戲。拜陳喜光為師學娃娃生。 1949年考入北京藝培學校(即北京市戲曲學校),他曾師從王少樓,陳少武學老生,宗餘派, 1959年畢業後,到荀慧生京劇團任演員。 1961年又調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實驗京劇團,同年,與馮志孝一起拜馬連良為師,成為馬派優秀繼承人,演出馬派劇目借東風 , 趙氏孤兒 , 清官冊 , 甘露寺等。 1964年演出京劇現代戲箭桿河邊 。 1969年奉命調至上海京劇院, 1976年年排演現代戲鐵流東進 。 1979年隨上海京劇團赴聯邦德國,比利時,盧森堡,英國,荷蘭等國訪問。 1980年的年後,又陸續排演現代戲刑場上的婚禮 ,新編近代史劇譚嗣同等。 1982年調回北京京劇團。從1994年開始到2006年12年間,在中國京劇音配像工程中為馬連良先生的五十八出戲音配像五十一出。為馬先生在民國十八年灌制的老唱片配像13段,期間還為李少春先生的穆桂英掛帥和李盛藻先生的黃鶴樓音配像。 2000年年當選北京市文聯第七屆副主席。 2001年,創作排演新編歷史劇大唐貴妃 。
張學津初從王少樓學余派 ,後拜馬連良為師,長期追隨老師左右,得到馬連良的悉心教導,故在唱腔和表演上兼有余 , 馬 ,而以馬派為主,颱風瀟灑大方,演唱舒展酣暢,念白清晰自然,有較強的塑造人物的能力。但總體來說,由於自身條件,特別是嗓音條件的關係,他在繼承和發揚馬派上不是很盡如人意, 馬派之所以從當年風靡全國,影響之大儼然是老生第一大派而式微至今日地步,以張學津為首的馬派弟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六十年代箭桿河邊是其成名作。八十年代末的畫龍點睛為其贏得極高的聲譽。近年來的音配像中,幾乎所有的馬派戲均由其包辦。
京劇【淮河營】、 【蘇武牧羊】 張學津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