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 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
Автор: 一起聽書看世界
Загружено: 1 дек.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59 просмотров
《自控力》聽書筆記:
01聽前思考
自控力是什麽? 源自何處?
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怎麽走出那些讓我們失控的誤區?
02 書中金句
如果我們想增強自控力,就要考慮如何支撐住最疲憊的自己,而不是指望最理想的自己突然出來拯救生活。
進步可能讓我們放棄曾經為之奮鬥的東西。
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相互沖突的自我,併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
03 精華筆記
《自控力》這本書脫胎於斯坦福大學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開設的《意誌力科學》課程,這門課幫助學生們學會改善不良習慣、增強自控力。被評為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
自控力是一個人事業、生活、健康乃至一切的基礎。這本書涵蓋了神經科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的知識,不僅幫助我們從源頭上了解什麽是自控力、自控力從何而來,更針對自控力提升的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
這本書告訴我們,關於自控力,妳需要了解的四個要點。
第一,自控力是天生的,人人都有抵禦誘惑的本能。
自控力是一種抑制沖動的能力,這種能力來源於我們得到進化的前額皮質。前額皮質是額頭和眼睛後面的一塊神經區,我們所有的自控都來自這個區域。源自於大腦的自控力,也和大腦本身一樣,可以經由訓練得到。所以,我們可以對大腦進行訓練、提升自控力。冥想就是提升自控力的簡單方法。
另一方面,任何可能給身心帶來壓力的事物,都會影響自控力的生理基礎。紓解壓力、保持健康,不管是冥想還是鍛煉身體,都是保住自控力的好辦法。
第二,自控力是有極限的,我們可以通過訓練,提升自控力的極限。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有極限。如果妳想立刻控制住自己,或者想改變太多東西,自控力就可能因為超出極限而崩潰。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克服自控力枯竭。
人們的自控力和大腦血糖的變化方嚮有關。如果喝了一杯糖水,大腦發現有能量進入,它就更有可能啟動自控力。但是,吃太多的糖會損害身體健康。更好的辦法是,保證身體有足夠的食物供應,這樣能給妳更持久的能量。尤其是低糖飲食,包括瘦肉蛋白、堅果、豆類等等。
除了借助於食物給大腦提供幫助,我們還可以通過訓練的方式來提升自控力。有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了自控力訓練體繫,要求人們去控制以前自己不會去控制的小事,來訓練自控力。比如,設定一個期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另外,可以在一些小事上持續自控,每天鍛煉身體、堅持記賬、戒掉含糖飲料等等,這些小事都能幫助妳提高整體的自控力。
第三,在進行自控的過程中,會陷入什麽誤區?又要怎樣走出這些誤區?
誤區一,成功自控會引發道德許可效應。
當人們做過一件好事之後,會讓他們在接下來的行為更可能出格,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道德許可效應”。在獲得道德許可後,人們的作惡不僅是針對他人,也可能是針對自己。比如,一個節食一周的人,突然暴飲暴食了一頓。這種念頭,把那些明明會傷害我們的事情,變成了對自己的“獎勵”。所以,成功自控會引發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道德許可效應。
要避免這種道德許可效應,最好的辦法是把道德睏境和普通睏境區分出來。很多人的錯誤在於,把所有的自控力問題,都當成了道德判斷題。
另一方面,我們很容易把進步當做鬆懈的借口。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取得的進步,會妨礙人們繼續取得成功。
科學家給的解決方案是,八個字:取消許可,牢記理由。不要總是回顧妳已經取得了什麽成就,這會讓妳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但妳可以經常回顧自己堅持的理由。
誤區二,大腦中的獎勵繫統,讓我們放棄自控。
人類大腦中存在著“獎勵繫統”。任何讓我們覺得愉快的東西,都能刺激大腦的獎勵繫統,分泌多巴胺,從而劫持妳的註意力。
商家們甚至想趁著妳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時候大賺一票。這還成了一門專門的科學——神經營銷學。遊戲、飯店菜單、電視劇、網路購物廣告等等,都不斷刺激大腦的獎勵繫統,讓我們瘋狂分泌多巴胺,自控力喪失。
多巴胺也能成為我們自控力的幫手。方法就是把我們不想做但需要做的事情多巴胺化。比如,把可怕的工作帶到咖啡廳,邊喝咖啡邊工作等等。
誤區三,現在和未來的割裂,讓我們喪失自控力。
盡管我們知道對未來投資會帶來獎勵,但因為這些獎勵到很久以後才能兌現,這就讓獎勵的誘惑程度被打了摺扣,經濟學家稱之為“延遲摺扣”。
“延遲摺扣”的產生是因為大腦在衡量“即時獎勵”和“未來獎勵”時,處理方式不一樣。即時獎勵可以激活獎勵繫統,分泌多巴胺,引起關註,但是未來獎勵不能。這就讓我們在面對長遠規劃時,特別容易自控力失效。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等待10分鐘。通過想象自己未來獲得獎勵時的情景,來激勵自己堅持信念,降低未來摺扣率。
另一種方法是將未來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建立連接,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控制現在的人生。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是給未來的自己寫封郵件。或者幹脆僅僅是想象一下未來的自己,都能夠顯著提升我們在當下的自控力。
第四,想要控制自己,最後的秘訣是承認內心的欲望,放棄控制。
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併不代錶全天候無間隙的強力自控,這會過於壓抑人的本能,從而造成“諷刺性回彈”。
心理學家為諷刺性回彈開出的藥方是放棄自控。大腦激活研究錶明,一旦允許研究對象把壓抑的想法錶達出來,那麽這個想法反而就不太容易被激活。 “別去想它”是沒有辦法完成的任務,只有放棄自控,重新發現接受的力量。
接受併非全然接受放縱的行為。接受分為兩重意思:第一重,接受自己有想要放縱的想法;第二重,控制自己的行為,併不去真的實踐這種想法。
最終極的自控併非躲避、克制,而是直面沖動,最終駕馭沖動。學會接受和掌控不愉快的心情,不再因為感覺不適就用不健康的習慣來獲得愉悅。最終,我們會實現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沖動,實現真正的自控。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