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宣醫師-胰臟癌的發生與治療
Автор: 醫師健康談-疾病與治療(TENxTAIWAN)
Загружено: 1 дек.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45 084 просмотра
【關鍵字】
#糖尿病#癌症 #胰臟癌#癌症存活率#癌王#沉默器官#胰臟癌症狀#胰臟癌初期#癌症#胰臟炎#慢性胰臟炎#黃疸#茶色尿#灰白便#吳柏宣#高醫
【主講醫生】-高醫一般及消化系外科-吳柏宣醫師
【時間分段】
00:00說明開始
00:24胰臟的位置
02:58胰臟癌臨床症狀
07:08胰臟癌好發族群
07:50胰臟患癌位置與診斷
09:47胰臟癌的手術方式
13:17治療中的營養支持
📣詳細閱讀內容前提醒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不同,
如有不適,應尋求專業醫院及醫師就醫。
【內容簡介】
胰臟癌症狀與治療
胰臟位於人體的正中心,深處於後腹腔。胰臟分為頭部、頸部、身體及尾部。胰臟的頭部鄰近十二指腸、小腸及肝臟,周圍有重要的血管。胰臟的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癌症,尤其是頭部的癌症,常會造成一些特殊的症狀。
胰臟癌的發生率
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逐漸上升。根據臺灣的研究,從2002年到2013年,胰臟癌的發生比例逐年增加。胰臟癌在臺灣前十大癌症的五年存活率中名列最後,存活率約為10%,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癌症。
胰臟癌的症状
胰臟癌的症狀因腫瘤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常見症狀包括黃疸、腹痛、背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噁心及嘔吐。尤其是胰頭部的腫瘤,可能會引起阻塞性黃疸、茶色尿、灰白便、噁心嘔吐及胰臟發炎等症狀。
胰臟癌的好發族群
以下幾類人群較容易罹患胰臟癌:
• 吸煙者:發病率是非吸煙者的兩倍。
• 肥胖者
• 糖尿病患者
• 酗酒者
• 慢性胰臟炎患者
• 有胰臟癌家族史者
• 飲食不均衡,高油脂飲食者
胰臟癌的診斷方法
胰臟癌的診斷較為困難,常用的診斷工具包括:
1. 超音波:雖然有時會受到腸胃道空氣的影響。
2. 電腦斷層(CT):目前常用的檢查工具。
3. 核磁共振(MRI):能夠更清楚地顯影胰臟、膽管及肝臟。
4. 內視鏡超音波:通過胃鏡進行,可以清楚地觀察胰臟腫瘤及周圍組織。
胰臟癌的手術治療
胰臟癌的手術治療分為兩種主要方式,取決於腫瘤的位置:
1. 惠普爾手術(Whipple procedure):適用於胰頭癌症,需要切除膽囊、總膽管、一部分胰臟、一部分胃、十二指腸及小腸,並重建腸胃道、膽管及胰管。
2. 遠端胰臟切除:適用於胰體或胰尾癌症,需切除部分胰臟及脾臟。
這些手術都較為複雜,術後的營養及消化問題需特別注意。
胰臟癌的營養支持
手術後,病人需要逐步恢復飲食,從喝水開始,逐漸進食糖水、果汁、牛奶及營養品,最後到軟質食物如粥及蒸蛋。如果進食量不足,可能需要靜脈營養補充,提供足夠的熱量及水分。
對於無法手術的患者,化療期間的營養支持尤為重要。化療可能導致食欲不振及惡病質,需注意體重變化,並通過腸道營養或靜脈營養進行補充。胰臟癌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需及早發現並進行有效治療,並在治療過程中注意營養支持,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謝謝您的閱覽,請按讚影片/訂閱頻道或分享開啟小鈴鐺
之後有新的衛教健康影片會提醒您收看喔!~
🌐台灣大塚製藥官網 https://www.otsuka.com.tw/
🌐醫師健康談-疾病與治療 YouTube / @otsukahealth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