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鳥.普悠瑪本是一家親 長輩盼親族會 2018-05-20 Pinuyumayan IPCF-TITV 原文會 原視族語新聞
Автор: IPCF-TITV原文會 原視
Загружено: 21 мая 2018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63 просмотра
kinasuwanan a sarumaenan na drekalr i 大鳥.Puyuma
台東縣居住著最多原住民族群的地方,也呈現豐富多元文化的縣市,歷經數年各族群通婚的比例愈來愈高,展現台東縣特殊的文化元素,而原鄉部落更有吸引人動聽的部落故事,今天的專題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大鳥村的卑南族。
台東縣大武鄉排灣族人,8月27日在大武海濱公園慶祝聯合收穫節,每年慶祝收穫節對原住民族來說是年度盛事,活動現場充滿了歡笑聲和歌舞聲,族人們精神奕奕盛裝參與。
收穫節活動現場,大武鄉排灣族人有的穿著排灣族服飾,有的穿著卑南族的服飾,不同族群的服裝展現出族群融合的美,由於近年來民族意識興起,各部落燃起復振文化的火苗。
南迴線上有不少排灣族部落與卑南族有親族關係,大多是通婚姻緣聯結,目前居住在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的王家族人,很清楚家族有卑南族的血緣。
為了能讓王家家族後代子孫,記得有卑南族的親戚,目前在大武鄉公所擔任祕書也是王家族的王福源,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寫族譜,他藉著母親的口述及不斷的訪問來收集資料,目前已完成記錄第一代祖先Takedan到第七代家族 。
今年以83歲的VUVU王春葉拿出家中照片,與我們分享照片的故事,由於王春葉是頭目家族,她特別拿出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衣物,展示給我們看,她說早期的衣服昰這樣的。
大武鄉排灣族人穿的族服與卑南族的族服,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在男女的圖騰上是有差異。
大武鄉慶祝聯合收穫節參與的年輕人很熱絡,年輕人穿著族服穿梭在會場顯得格外亮麗活潑。
從台東市卑南族的部落開車到大武鄉大鳥村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早期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由於路途遙遠,漸漸的雙方親戚就很少來往,住在大武鄉大鳥村的王家族人,並沒有忘記卑南族的親戚,雖然不常見面,但是仍清楚卑南族的親戚住的地方,83歲的王春葉說16歲時曾拜訪過卑南族的親戚。
居住在台東市普悠瑪部落的Kungkuwan家族,曾在20多年前到台東縣的大武、大鳥、愛國埔等部落舉辦親族會。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的王家家族居住在打鳥村已到第八代了,但是部落族人仍然認為他們是卑南族的後裔,而王家家族表示在第四代之前已經純屬排灣族。
南王Kungkuwan家族和住在台東南方的親友約有20多年沒舉辦親族會,為了能延續雙方親族的關係,又感嘆年長的長的長輩一個一個離去,身為南王部落Kungkuwan家族的鄭浩祥表示,他希望盡早舉辦親族會。
從台東市的南王部落到大武鄉,沿路都有卑南族血統的族人,雖然大部分的親族已歸屬排灣族,但是在他們心中仍留著卑南族後裔的血液,對卑南族的文物格外珍惜,或許這是牽繫著親族間的臍帶,他們永遠是一家人,而目前親族們最期待的是再舉辦親族會。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