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老榮民逐漸凋零 孤身隻影盼歸鄉
Автор: 大愛新聞DaaiNews
Загружено: 5 апр.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302 просмотра
清明節對華人來說,是重要的民俗節日,而台灣有將近60萬名的外省老兵,在1940年代,因為國共內戰搬遷來台,有的沒有結婚,甚至結婚後,沒有下一代,人生大半輩子,都為國家奉獻,到了遲暮之年,很難返鄉探親,只能靠著睹物思人、遙祭遠方的父母。
他們人生最後的願望,就是盼著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家鄉。今天的封面故事,落葉終歸根,帶您先從老兵的故事開始看起。
資深榮民 雷永祥:「這些都是黨部給我的。」 戰功彪炳的血淚史,22歲那年雷永祥被迫參戰,8年抗戰勝利,卻從此妻離子散。
資深榮民 雷永祥:「打倒日本鬼子,家沒有回了 打共產黨,來台灣死守台灣,家鄉也沒回去,父母也沒看到 ,就看到兩個土堆,太太 我當兵她(改)嫁人啦。」
歷經數不清的戰役、流不盡的眼淚,如今103歲,傷痛從未遺忘。
資深榮民 雷永祥:「流眼淚啊我想我媽媽,什麼都沒看到啊,沒有生病的時候去,(親人)叫我回去看看,我不能回來了走不動了,沒有回去了我講沒有回去了。」
資深榮民 徐紹文:「(徐伯伯 研究什麼呀) ,字帖嘛。」
徐紹文也是「資深榮民」,95歲,在台有個心智障礙的女兒,心懸兩岸都牽掛。
資深榮民 徐紹文:「蘇武牧羊19年,心存漢社稷夢想舊家山,我用這種心情,離開家以後我沒有回過家,25歲時候 就開始想家了,一直到現在一直都在想,70多年了。」
李世有92歲,韓戰後淪為戰俘,一度成為兩岸軍事人球,人在台灣,心繫故里。
資深榮民 李世有:「自生自滅了,(所以你選擇到台灣來),對 不要鬥爭,就是(心裡)掙扎 但不能跟別人講,自己想越想越苦惱,假設新冠病的(封鎖)解除了,沒什麼了我會還是回去一趟。」
資深榮民 鄒寶魁:「我二哥我第一次回去拍全家照,我一次碰到他們,我三哥就哭得很厲害了。」
鄒寶魁的太太 鄒紀乃榕:「船是跑青島 ,兄弟就到青島(見面),看到就哭啊 說怎那麼久都沒見面。」
老家遠在山東,捎來書信,他一一珍藏,作為念想。
資深榮民 鄒寶魁:「想也沒用那個家回不去,行動不方便也沒辦法了。」
1949年前後,自大陸遷台的資深榮民約有60萬人,如今只剩5萬人,平均年齡高達94歲,到2022年已有上千人,成了百歲人瑞。
岡山榮家副主任 李文國:「有眷(屬)或是單(身)榮民,也會有返鄉行程的規畫,這3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都被限制沒有辦法回去,思鄉的情緒家裡情境的轉變,他有一些比較負面的念頭,透過社工,宗教,照服同仁,給他的一個支持慢慢地轉變過來。」
軍旅生涯保家衛國,離鄉背井情非得已,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高雄報導:吳意萱 鄭瑞萍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