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行教會查經班/ 2025.4.16 / 以西結書16:1-63 / 梁哲懋牧師依靠耶和華的含意是啥? 上帝國概念是在講啥?
Автор: 鄭彥凱
Загружено: 17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91 просмотр
鹽行教會查經資料2025.4.16
以西結書16:1-63
第16章可說是以西結書中最長的神諭,以「爭辯」 的形式表現。全章除了前面的公式(1-2節)之外,分成三個部分:3-43節、44-58節、59-63節,都以「這是主耶和華說的」這個公式結束 。
第2節直言這個神諭是要讓耶路撒冷知曉自己所行的可憎之事。而整個神諭的分段如下:
對耶路撒冷的指控(3-34節)
耶路撒冷卑微的起源(3-5節)
耶和華的憐憫行動(6-14節)
耶路撒冷的輕蔑反應(15-34節)
對耶路撒冷的判決(35-43節)
有其母必有其女(44-58節)
耶路撒冷被剝奪受恩的資格(44-52節)
救恩:資格的回復(53-58節)
恩典的持續:重新立約(59-63節)
神諭以耶路撒冷卑微的出身作為開頭,作者以出身地(迦南)、父母(亞摩利人與赫人) 來描繪耶路撒冷來自錯誤的地方與錯誤的父母。並且缺乏文化的底蘊,連出生時應有的潔淨程序都缺如。尤有甚者,在出生之後便被父母遺棄於田中。
這樣的耶路撒冷卻被耶和華恩待,不僅將她從血污中帶出,讓她在呵護中長大。在長成之後,耶和華第二次經過,產生愛情,於是耶和華用衣服遮蓋她的身體、給予她婚姻、潔淨膏抹她、給她穿上精美的衣服、用上好的珠寶裝飾她、供應她王室的膳食,充分展現丈夫對妻子的寵愛,讓她獲得尊貴的地位。
第15節之後指出耶路撒冷對上帝恩典的回應。首先是她在宗教上的濫交(15-22節):(1)用上帝所賜的華服做成華麗的丘壇(和合本譯作「在高處結綵」);(2)用上帝所賜的金銀鑄成偶像;(3)為偶像穿上王的服飾並獻上供物;(4)把和耶和華所生的兒女獻給偶像(使他們經火獻予摩洛 )。
其次(23-34節)則是指出耶路撒冷在政治上的濫交。在各個高地、街口與一切過路的「多行淫亂」(希伯來文用的是極為粗鄙的語言「分開雙腿」)。意指耶路撒冷與許多國家在政治上結盟,在26-29節中列出了埃及、亞述、迦勒底。名單出現的順序反映出以色列與這些國家接觸的歷史,在這當中26c-27節插入了被激怒的耶和華所做出的回應。耶路撒冷以餽贈禮物的方式,求取強國的青睞,在耶和華的眼中比妓女還不如。妓女與人行淫還可獲得報酬,耶路撒冷卻要倒貼來與人行淫;並且她寧可接待陌生人,也不願接待自己的丈夫耶和華。
因此,對耶路撒冷蔑視恩典的作為,耶和華做出判決。就是讓與她行淫的各個強國聯合起來,從四面攻擊他;她也要被赤身露體地展現在他們面前;被處予死刑;並且被交與他們,他們要拆毀她的交易場所、剝去她的衣服、強奪她的珠寶、殺害她。而耶和華的怒氣必須得在這些事都成就之後才能獲得平靜。
對耶路撒冷的指控,在44-48節採用不同的修辭重新繼續。不再描述她的罪行,而是以羞辱的方式(本性如此),說明她的墮落遠超過其他兩個民族(撒馬利亞和所多瑪)。在這裡所指責的既非宗教,也非政治,而是社會公義(「心驕氣傲,糧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49節)。撒馬利亞和所多瑪為了他們的所行,被上帝除掉;更加嚴重的耶路撒冷當然無法倖免。
和所有先知的信息相同,懲罰不是上帝的最終目的,因此「被擄的歸回」的盼望也都與懲罰相連接。當所作所為的懲罰結束之後,蒙受恩典的資格就要回復。但這並非理所當然,畢竟耶路撒冷曾「輕看誓言、背棄盟約」,而上帝只不過按照她所做的來對待她。這完全是因為耶和華「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並且要與她「立定永約」。這個資格的回復(「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時候」),上帝希望,能讓耶路撒冷「追念你所行的,自覺慚愧」。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