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新聞_阿里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特殊地形 造就獨特美景
Автор: 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
Загружено: 13 мар. 201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232 просмотра
阿里山是台灣的十大美景之一,特殊地形造就出獨一無二的天然景觀和多元植物。事實上,這座年輕山脈是由脆弱的沉積岩所組成,每當颱風豪雨或地震,阿里山山脈總是逃不過災害發生的命運,加上近年來驟雨集中,崩塌風險加大,更是破壞阿里山的美景。
搭乘森林小火車,從低海拔一路走到高海拔,多元植物,從熱帶到溫帶,讓人目不暇給。遊客摸黑早起,只為一睹日出奇景;壯闊雲海、絢麗的晚霞,共同譜成阿里山的五奇美景。
論年資,阿里山山脈不如中央山脈;論高度,它也不如玉山山脈。但論起知名度,它則是遠超過台灣任何一座山脈。
三百萬年前,在菲律賓海板塊持續進行的推擠作用下,也讓原本沉積在亞洲大陸邊緣大陸棚的沉積物,被推擠隆升露出海面,形成目前的阿里山山脈。而阿里山山脈與台灣其他的山脈具有大不相同的地質結構,因為三百萬年前才形成的阿里山山脈,比起中央山脈要年輕許多,由於地表多是年輕而且脆弱的沉積岩,只要發生颱風、豪雨,或是地震,就很容易發生嚴重災害。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這個崩塌地大概是一萬年前崩塌的關係,所以它一萬年前在這個區域就產生很大量的崩塌,很多的土石流在這邊堆積,所以現在也是一樣,在一個雨季、颱風季節裡面,這個區域也經常會產生一些土石流。」
2009年,莫拉克颱風三天降雨量就累積超過2700毫米,相當於過去四年的平均半年降雨量,滂沱的雨水沖刷山頭,土地吸飽水分而增加重量,由重力作用驅動山崩地滑的現象。
台大地質系教授 陳文山:「阿里山區域整個山脈區域地形非常陡峭,所以它的邊坡坡度都可以超過3、40度以上,所以它在下大雨的時候,邊坡經常會產生崩塌崩垮,甚至產生土石流,所以像這個地點就是說路面底下的邊坡已經坍滑掉了,造成整個地基掏空。」
連外道路的坍方,使得阿里山許多村莊部落成為孤立待援的災區。天災破壞阿里山夢幻般的仙境,儘管阿里山的地形和地質構造很容易因外力作用而坍塌,卻也因此造就了阿里山變化多端的自然美景,連綿山峰構成整條山脈,奇景天成,至今仍烙印在台灣人的記憶中。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