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奥纳多·达·芬奇在科技領域的探索
Автор: 思想大咖錄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10 фев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1 просмотров
喜歡請訂閱本頻道: / @thought_leaders
【主題】達文西在科技領域的探索
【時間】2022年6月23日(週四) 19:30
【主講】王哲然,201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科學史博士。研究方向為西方古代至近代早期的數理科學史,特別關注視覺理論發展史、文藝復興科技史、科學儀器史等主題。現為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著有《透視法的起源》。
【主持】閔罕,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當代藝術與策展研究博士,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與談人】高明,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
林燦文,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簡介】二十世紀以降,藝術的形態前所未有地迅速衍生。一方面,藝術二字前綴的不斷拓展、更替與糾纏,使得藝術內部的門類細分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藝術與新科學、新技術的合作使得「何謂藝術」的答案日益模糊。數位藝術、生成藝術、互動藝術、生物藝術、人工智慧藝術……在這交融的居間帶,藝術的創作正朝著多個方向奔湧向前,有時也在「科技改變世界」的喧然神傷。然而,當我們反身追溯這湍急河水的源頭,穿透現當代藝術的層層曲折衍射,會發現在水流的上游,藝術與科學從未分離——那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眼中新鮮而整一的世界。
2023年,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將以"第七屆國際跨媒體藝術節"為契機,在二十一世紀向達·芬奇發出邀請,邀請他來到此刻,與我們共同面對當今世界的困境與希望。透過達文西的啟示,我們呼喚眾人將目光放回藝術本身,遠溯藝術與科學未分的時代,超越現今的「科藝融合」觀念,共同思考藝術與科技問題背後的人類時代命題。
在此籌備期內,第七屆國際跨媒體藝術節先導系列講座將於2022年6月啟動。首輪邀請高明(北京大學歷史系)與王哲然(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兩位學者帶來分享,他們將分別由列奧納多·達·芬奇與人文學者的交流與對抗中逼近到其所言「真實的知識」(vera notizia),以及他在科技領域的創見與局限來分析意大利文藝復興工匠得以參與科學研究的社會條件,藉由達·芬奇視域中藝術、科學與技術的複雜關係來展開對美、真實、經驗與知識的重新討論。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富盛名的藝術家、科學家與工程師。他生前留下7000餘幅手稿,其中很大一部分與科學探索和技術發明有關。本講將圍繞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2021年的特展《直上雲霄:列奧納多·達·芬奇的飛行與工程機械展》中的內容,探討達·芬奇在科技領域的創見與局限,分析義大利文藝復興工匠得以參與科學研究的社會條件。 #人文演講
• 郭曉東 - 中國傳統思想的源頭與脈絡
• 錢江:下南洋—古代東南亞的中國人
• 达芬奇第一米蘭宮廷(1482 1499)時期的“知識真實”
• 余明鋒:尼采《敵基督者》導讀
• 張國剛: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與現代價值
• 董鐵柱:換個角度看魏晉名士
人文演講回放: • 人文演講回放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