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退!谭鱼头!火锅一哥!三次豪赌,输光百亿帝国!一招棋错,满盘皆输!火锅大佬,负债千万成老赖!低价内卷时代,餐饮业笑不出来!
Автор: 長江研報
Загружено: Mar 25, 2025
Просмотров: 102,352 views
曾經風頭蓋過海底撈,“火鍋一哥”三次豪賭,輸光了一百個億!破產負債2000萬,躲香港5年,連商標都被逼拍賣!
得有多瘋狂,才能讓一個人從身價百億輸到負債千萬?譚魚頭的創始人譚長安便是如此。4年輸光百億資產,辛辛苦苦耗費10年心血打造的火鍋帝國崩塌,窘迫的時候兜裏連1塊錢都沒有,被後來者海底撈趕超,再也無力與之抗衡,消失在火鍋賽道裏。
“那時候是天不怕地不怕,現在知道什麼叫怕。”說出這句話的,是譚魚頭的創始人譚長安。
這個曾經的“火鍋一哥”,以員工上萬、資產近百億、門店遍佈大江南北的規模,登頂了中國餐飲業的巔峰,入住胡潤餐廳富豪榜,連海底撈都得稱其一聲“大哥”。
然而,在如今群雄逐鹿的火鍋市場裏,早已沒有譚魚頭的存在了。
2020年8月,譚魚頭關閉了位於成都大本營的最後一家門店。
2021年5月,譚魚頭公司49個商標也被打包拍賣,經歷了一次悔拍風波,最後成交價470萬元。連商標都被拍賣,商標會有重新啟用的時候,但譚魚頭還會是曾經的那個譚魚頭嗎?
當年的譚魚頭,以川菜領頭人的昂揚姿態出川征戰四方。巔峰時期,是第一個將火鍋帶出國門的品牌。在全球開了120多家門店,經營面積達12萬平方米,員工超過3萬人。中國大中城市的火鍋市場,譚魚頭獨佔90%,對其他火鍋品牌是完全的碾壓。
譚魚頭的創始人譚長安當年在華西都市報砸下重金做品牌廣告——“小小魚頭,轉動地球”。譚長安的抱負堪稱宏大,他想做中國的麥當勞,然後反打到美國去,讓中國的餐飲品牌佔領全球的市場。為了這個目標,他不斷地擴張。
譚魚頭是中國第一家做連鎖模式的餐飲品牌,也是中國第一家走出國門的餐飲品牌,旗下門店開遍臺灣、香港、新加坡,並一度計畫在韓國、澳大利亞開設新門店。
成功的商業模式和龐大的經營體系,為譚長安積累了20億元的財富,令其躋身於2007年胡潤餐飲富豪榜,並高居第三。譚長安旗下公司資產上百億,成就了名副其實的商業帝國。
然而,這樣一個百億市值的餐飲帝國,不到4年就轟然倒塌。
譚長安1963年出生於四川省平昌縣,1980年應徵入伍到雲南前線,1997年退伍後,用5000元轉業安家費和6萬元借款,在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小巷子裏開起第一家譚魚頭火鍋。創業初期,譚頭魚生意一般。能在火鍋店林立的成都,闖出一片天地,機緣是一次行業性的危機。彼時,電視新聞爆出火鍋店獨家老油竟是地溝油的黑幕,火鍋市場陷入低迷,大量火鍋店賠錢關張。
不肯坐以待斃的譚長安借由這此危機,另闢蹊徑,推出一次性清油火鍋底,並將廚房改造成透明玻璃,無論從湯底的製作,還是廚房的衛生,全都一目了然。並且堅持每個魚頭現場宰殺,每個鍋底單鍋現炒,徹底打消了食客顧慮, 趁勢而起。迅速火爆成都本地。
他還對外打出“譚魚頭火鍋,魚頭現宰,湯底現炒,火鍋絕對新鮮”的廣告標語。一時間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來,忙碌時,排隊的號碼甚至被黃牛拿來販賣。就這樣,譚長安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在當地小有名氣。
譚長安隨後乘勝追擊,進軍北京。這次豪賭,讓譚魚頭徹底立穩了腳跟。譚長安在京郊看中了一塊地,買下來後經營起了原料輔料配送基地,後來又開起了烹飪學校。手握原料配送和人才供應,譚長安終於開展起了特許經營。不需要自己出錢,也不收加盟費,占35%的管理幹股,負責加盟店的原料供應和運營、服務培訓,皆大歡喜。
當確定這個生意模式是可行的,那當然是不斷複製這個模式,不到3年的時間裏,譚長安就在中國58個大中城市開設了89家連鎖店。擴張速度最快時,8天開一家店,僅在北京就開了11家。最火爆之時,譚長安一天要趕赴4個地方為譚魚頭新店剪綵。此時的海底撈,剛開了第二家店,其創始人張勇在餐飲榜上查無此人。
2000年,譚魚頭的營業額突破了3億元。為了管理好眾多連鎖店,譚長安還自創出“四個統一”和“五分鐘流程”。意思就是每家店要求統一菜品、統一服務、統一配送、統一時間,而且從點單到上菜,一切要在5分鐘之內搞定。
業務方面,除了進軍魚頭火鍋、餐飲管理公司之外,他投資的公司還涉及到食品業務、裝飾設計、物流、酒店、汽車租賃、烹飪培訓、禮品、汽車修理等等。
2002年,譚魚頭成為第一個進入臺灣市場的大陸火鍋品牌;同年年底其營收突破5億元。譚長安的身家也隨著譚魚頭的迅猛發展而水漲船高,2007年發佈的《胡潤餐飲富豪榜》,他以20億身家名列其中。截止2009年,譚魚頭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8000餘人,資產近百億的餐飲巨頭。
上市執念
在2002年的時候,譚魚頭喊出了“小小魚頭轉動地球”的口號。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要有規模,然後再上市。所以,在那個時候,譚長安對於上市這件事,可以說有一種“不瘋魔不成活”的執念。
貪多求快向來是企業發展的大忌,但事業正值鼎盛時期的譚長安並沒有意識到危機。他準備開啟另一場豪賭——上市。他先是找到了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幫譚魚頭規劃上市,2001年又跑到香港開了幾家分店,增加獲得上市資格的籌碼,兩年後,成立了3家香港直營店,一切準備就緒,就只等東風的到來。
2009年,譚長安足足等了8年,終於被他等到了機會。
這一年,香港福記食品公司申請清盤,譚長安原本計畫用2.38億投標,借殼上市。借殼上市可以大大縮短上市時間,當時譚長安已經投標並且繳納了1700萬元的保證金。只要雙方洽談到位,基本這事板上釘釘。但誰知,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蠢,因譚長安的合作夥伴黃英豪提早對媒體高談闊論,暴露了底價。吸引了真功夫、俏江南等一眾大陸餐飲大佬的注意力。最終譚魚頭鎩羽而歸,輸給了以6.58億港元投標、又有國資背景的安徽創投。譚魚頭的第一次上市努力,付之東流。
又過了兩年,譚長安在飛機上偶遇一個老鄉,這個老鄉在香港有一個不賺錢的制藥公司,正想出手。譚長安激動了,這不是天賜的機會嗎?他打算用2億港元拿下這個殼公司,再次策劃上市。可惜天賜良緣,最終敗給了金山銀山。中國鈾業發展公司這個大土豪用9.8億港元橫插一杠,譚長安再次兵敗借殼。接連兩次的失敗讓譚長安備受打擊,但同時也讓他對上市產生了執念。
不甘心的譚長安,只能索性自己IPO了。2012年到2013年,他和香港的一家風投公司簽下了對賭協議,對方出資2000萬美金,條件是三年內必須上市,並且達到盈利目標。只不過,當時這家風投公司只給了500萬美金,並沒有給到協議裏的2000萬美金。
但是譚長安拿到了這500萬美金,他也不客氣,拼命開店、瘋狂投資、使勁燒錢,甚至還按照2000萬美金的規模進行擴張,就是為了達到對賭協議的條件。只不過,那時候被上市衝昏頭腦的譚長安可能還沒想明白,自己在投資者面前,就像是在面對賭場中的莊家,贏的概率早就被算好了。就像那句話說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上天的每一個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因為,這500萬美金花完之後,剩下的1500萬美金卻遲遲未到賬。譚長安這才意識到,自己被資本耍了。沒有錢進賬,甚至還有1500萬美元的窟窿要填補,但是員工工資還要發,房租也還要給,最後導致譚魚頭現金流緊張。
按理說,那個時候的譚魚頭也還是巔峰時期,咬咬牙和銀行借貸撐過這段困難的時期,也還是有希望渡過危機的。然而,就是一個“小豆腐塊”的文章,讓譚魚頭沒有了回頭路。
2013年,四川媒體發佈了一則消息,稱一家小貸公司將譚魚頭投資公司和譚長安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償還借款本金1500萬元及利息220餘萬元。
消息一出,相當於多米諾骨牌的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連鎖反應。
這個消息,直接讓譚長安在銀行的信譽進一步降低,借錢變得更困難了。然而,最破防的是,這個錢還不是他借的,是他弟弟借的,譚長安只是做的擔保。結果弟弟還不上錢,他也被告上法庭,才有了這樣的文章。
後來,更是有媒體曝出了譚長安被一網站追討2000萬賭資,多米諾骨牌一塊接一塊倒下。
誰想到,這幾件事串在一起,就導致了譚魚頭走向破產的結局。
2016年,因資不抵債,債權人申請譚魚頭破產,最終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而譚長安也先後十餘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為老賴。
2020年8月,譚魚頭關閉了最後一家店。至此,這家曾經員工上萬、資產近百億、火遍大江南北的連鎖火鍋品牌,正式易主。當初的無名小卒海底撈,高歌猛進,中國門店早已突破千家,譚魚頭卻沉入海底,消失於人海,仿佛從沒來過。申請破產那天,譚長安感慨地說:譚魚頭的失敗速度,不僅讓行業震驚,也讓他震驚。昔日的百億富翁,到最後翻遍褲兜,找不出一塊錢。
#譚魚頭火鍋#餐飲內卷#中國火鍋市場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