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抑郁症是怎么样的?
Автор: Dr. XUE WU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27 авг.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3 просмотра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抑郁症话题,今天我们将从中医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与有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抑郁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医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治疗方法,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了解。
抑郁症的中医理解
中医没有抑郁症的名称,一般认为抑郁症可归属于“郁证”的范畴,郁证包括多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等。“郁证”常与情志不舒、思虑过度、饮食不节制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郁”的概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而“郁证”作为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
中医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说法。情绪和脏腑之间关系密切,长期的情绪不畅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中医将郁证分为六种证候,分别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
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抑郁症时注重调理整体的脏腑功能,形神并治,而非仅仅针对症状进行干预。
抑郁症属于针灸治疗的优势病谱之一。针灸和推拿等疗法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机顺畅、调节脏腑功能来改善抑郁症状。丰富的临床研究已经充分证实了,针灸能够显著的改善抑郁症状。动物实验也表明,针刺可以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紊乱,从而有助于改善抑郁状态。
早在古代,医学家们就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例如战国时期扁鹊创立的鬼门十三针,在治疗神志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那些与“神”字相关的腧穴,如神门、本神、四神聪、神庭等,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现代临床常用的治疗穴位主要以百会穴、印堂穴、神门穴、太冲穴、内关穴、膻中穴等为主。
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有毫针刺法、灸法、耳穴疗法等,这些方法都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比如有人通过研究发现麦粒灸防治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药治疗抑郁症也占据重要地位,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和整体调节的特点,能够改善脑-肠-微生物轴的功能,促进多个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发挥出抗抑郁的疗效。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确定病位、病因、病性、病势,进行辨证施治。常用的药物包括郁金、柴胡、白芍、酸枣仁、茯苓、当归、远志、白术、石菖蒲、丹参等。常用的方剂有越鞠丸、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归脾丸、温胆汤、百合地黄汤等。
中医早就认识到,音乐也可以调理脏腑的功能,改善抑郁的症状。在《黄帝内经》中就系统的描述了这一观点。例如,《素问· 藏象》篇提到:“肝,在音为角(发音为:jue ),在志为怒;心,在音为徵(zhi),在志为喜;脾,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另外,《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也讲到:“角调(diao)木音,调而直也;徵为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这种关系表明,不同的音乐可以通过调理五脏来治疗情志病症。现代研究也发现,音乐能激活大脑的双侧脑区(如杏仁核和海马)和旁边缘结构(如眶额皮质,海马旁回和颞叶),这表明音乐能够起到调节情感核心区域活动的作用。
中医还高度重视运动疗法对情志疾病的治疗。常用的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运动方式有助于调理身心健康。关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内容,在之前的视频中已经详细介绍。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通过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以及保持良好社交关系来缓解抑郁症状。远离城市,常常在乡村、大草原、森林、湖泊等有着丰富色彩的自然环境中旅行,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医与西医的综合应用
实际上,中医与西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可以相互补充。中医侧重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使用安全、可靠的针灸、中药等疗法来治疗抑郁症。如果结合药物、心理疏导、音乐、运动等多种治疗手段,,则能获得更优异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蕴含丰富的智慧,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丰富了中华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抑郁症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中医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认识和治疗途径。通过中医的调理,我们能够从脏腑功能的层面上来改善情志的疾病,改善抑郁的症状,帮助患者重获健康。当然,在治疗抑郁症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感谢大家的关注,我是薛武博士,期待我们的再次交流!
参考文献
[1]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4版[M]. 2016
[2]孙清己,李佩珍.解郁陪土舒心汤治疗肝郁心脾两虚型郁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13):2559-2562.
[3]张欣茹,翟泰然,石雪萌等.高树中应用三调法通关治疗郁证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23,42(08):846-850.DOI:10.16295/j.cnki.0257-358x.2023.08.013.
[4]黄雪莲,朱爱松,于一鸿等.郁证源流考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0):5699-5703.
[5]王萌,周永学.中医郁病理论的源流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4):1878-1881.
[6]崔鲁杰,徐菁敏,李雯雯等.司国民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治疗郁证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22,41(11):1219-1222.DOI:10.16295/j.cnki.0257-358x.2022.11.014.
[7]胡桂芳,张启军,陈碧心等.中医药治疗郁证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04):459-466.DOI:10.13463/j.cnki.cczyy.2023.04.023.
[8]RAGLIO A, GALANDRA C, SIBILLA L,et al.Effects of active music therapy on the normal brain: fMRI based evidence[J].Brain Imaging Behav,2016,10(1):182-186.
[9]许果,刘灿,郑晖.麦粒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J/OL].按摩与康复医学:1-6[2023-08-18].
[10]刘红喜,石静资,梁晓等.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抑郁症用药规律研究[J/OL].中医杂志:1-5[2023-08-18].
[11]胡幼平,陈勇,邢琳,等.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针灸病谱研究[J]. 中国针灸,2011,31(10):937-940.
[12] 潘瑾,王墉,高志礼等.中医经典名方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07):2809-2816.
[13]朱黎婷,田占庄.电针对急性手术创伤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5):369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