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冷門路線前往新埔小鎮,帶你進入新埔的靜謐山景|新竹新埔原來這麼豐富,三街六巷九宗祠通通玩遍|搭車去新埔半日遊,探索隱藏版觀景秘境|《搭公車旅行趣》5621【新竹-義民廟-新埔】路線介紹|交通大小事
Автор: 交通大小事
Загружено: 2025-10-24
Просмотров: 60510
註:2:39,正確應為新竹女中。
本片提供Full HD高畫質及60幀率,歡迎自行調整觀看,享受清晰的觀賞饗宴~
本次影片有日文、英文、中文簡體字幕
このビデオには日本語、英語、簡体字中国語の字幕が付いています
This video has Japanese, English, and simplified Chinese subtitles
✨歡迎加入✨
想要玩國內一日遊嗎?
歡迎加入《阿瀚與阿杰愛旅遊》社群詢問喔 ^^
✅ https://bit.ly/3DNl3zy
--------------------------
你知道新埔在哪裡嗎?我們說的不是板橋捷運新埔站喔!而是新竹縣新埔鎮,是個客家風味十足的小鎮,鄰近竹北市、關西鎮、芎林鄉及桃園市楊梅區、龍潭區,新埔的主幹道以118縣道為主,不過今天我們沒有要經過118縣道,我們要搭的5621是經過竹北車站前及新埔的義民路、枋寮地區,目前也是橫貫新埔義民路的唯一一條路線。
以前的新竹-新埔有兩條路線,一條是經過竹北中山路、犁頭山的5618;5618可以說是5619、5620的區間車,路線幾乎一模一樣,曾經有一段時間班次還不少,近年來少子化加上駕駛缺員漸漸減班,現在已經停駛。
另一條是經過義民廟、新埔枋寮的5621,由於新竹客運不續營省道的公路客運路線,2024年11月1日起由亦捷科際行駛,目前一天六班仍繼續營運中。
【頭前溪橋】
我們現在經過的地方是新竹的主要河流—頭前溪
日本時代的初期,為了軍事運輸需求,總督府決定興建台北至屏東楓港的軍用道路,定名「縱貫道」(臺1線前身)。但在行經頭前溪的時候,發現這裡沒有橋梁,因此規劃興建頭前溪橋,1929年完工啟用。
1996年的賀伯颱風,頭前溪溪水暴漲沖刷,使得頭前溪橋的橋墩傾斜,之後公路局決定重建頭前溪橋並拓寬,1999年1月通車,重建後的橋樑也連結了台68線的匝道,成為現今的樣貌。
【竹北市區】
過了頭前溪橋,我們進入竹北市,竹北以前的稱呼是『舊港』,因為這裡以前是鳳山溪的港口。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地理位置靠近新竹市的北方,於1946年改為『竹北鄉』,1988年由於新竹縣的縣政府設立在竹北,再升格為『竹北市』。
竹北市的人口目前是22萬左右,是全台灣人口第二大的縣轄市,因為竹科的開發,1990年代,竹北市的房屋建案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近年來高鐵新竹站及竹科生醫園區的開發進駐,人口逐年增加,30年來人口大幅度成長,使得竹北從農村鄉景轉變為繁華都市。
【義民廟】
新埔褒忠亭義民廟歷史非常悠久,義民廟的由來可以從清朝乾隆時代的林爽文事件說起,當時朝廷為了取締天地會,林爽文號召各路民眾反抗朝廷,其中當地的仕紳林先坤組織義民部隊協助官兵平亂,征戰中200多人不幸犧牲。事件平定後,義民的骨骸埋葬在這。乾隆帝嘉勉在事變中出錢出力的義民,賜匾「褒忠」,地方仕紳建議應該要建一座廟祭祀,1788年竣工落成。
新竹這間義民廟可說是全台義民廟的總壇,2006年列為新竹縣縣定古蹟。廟內合祀三山國王、神農黃帝與觀世音菩薩,每年農曆7月20日的義民節活動非常熱鬧,是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與信仰中心。
【新埔枋寮】
在義民路一段這一帶有個站牌叫做「新芎田」,這個地名的由來指的是即新開墾田地的意思,在清朝時期的先民來到新埔開墾的時候,開鑿30多條水圳,比較早開鑿的水圳包含且田新埤圳及枋寮埤圳。坊寮埤圳是引用新芎田之小溪出太平窩至枋寮入鳳山溪的溪水,灌溉面積可以達80甲。
坊寮埤圳開鑿後,讓先民方便耕田施作,枋寮地區也成為新埔的大穀倉,帶動了新埔枋寮地區的發展。
我們通過了義民路,差不多要進入新埔市區了,等等要轉進和平街內,不要看這條道路小小窄窄的,這條是新埔老街呢!新埔的第一市場、第二市場、朱氏家廟、潘氏祖屋、劉氏家廟都在這喔~是一條非常有古味的老街,等等下車的時候再回過頭來帶大家導覽囉~
【新埔老街】
在錄影當天,阿瀚下車的時候,遇到熱情的司機大哥希望也能一起入鏡,當然是沒有問題的~跟司機稍微哈拉了一下之後,我開始沿著和平街往回走,來跟大家介紹新埔老街囉!
在清朝的乾隆時期,先民來到新埔這個地區開墾,讓荒地成為農田,因為這裡是新開發的埔地,所以稱為「新埔」,清朝嘉慶時期,新埔是米、糖、茶葉與樟腦的集散地,因此早期發展相當繁榮。
首先來到的是新埔的第一公有市場,這座市場超過百年的歷史,建於1897年,這裡是新埔鎮民一般人口中的傳統市場,市場內除了柿餅、醬菜、梅乾菜之外,還有粄條、煙腸、魚羹湯等等的美味好料,還有各式各樣的客家古味農村用品通通都有,如果想要逛這座市場,建議大家可以中午前來到這,阿瀚來到這已經是午後時分,大部分的攤位都已經收攤了。
往外走回和平街,來到街上一定會聽到「三街六巷九宗祠」的說法,因為新埔開發的時間較早,當地留下了不少歷史建築,走到哪都有古蹟在你身邊。
新埔和平街上可以看到朱氏家廟、劉式家廟、新埔潘宅,新埔朱氏家廟位在新埔潘屋旁,建於1846年,日本時代,朱姓宗親認爲這個地方風水非常好,所以請家主改建為家廟。
朱氏家廟有限定的開放時間,從2025年的6月7日起,周三至周五接受預約參觀,周六及周日定時開放。
另外在朱氏家廟的對面是螃蟹穴洗衫窟,簡單來說這裡就是早期住戶洗衣服的地方,這座洗衫窟內有天然湧泉,池水會冒出小泡泡,地方相傳這裡叫做螃蟹穴,這個穴位剛好位在山腰的斷層及河岸旁邊,古早傳言用這裡的水洗衣服,會帶來滿滿財運喔!
參觀了螃蟹穴洗衫窟,我沿著散步地圖往中正路的427巷往上走到花燈巷,沿路都能看見這個馬賽克拼貼畫,是一位退休的藝術家呂誠敏老師所做的喔!畫內的景色是以前新埔街(今中正路)的模樣,這是用四萬片馬賽克拼貼而成的。
【日本公園】
新埔的日本公園在成功街的170巷內,你可以從花燈巷走進去,或是從上樟路一段的巷子走進去也可以,走到土地公廟後,會看到旁邊有條步道,上去就是日本公園囉。
日本公園建於日本時代,這裡在2月、3月會開櫻花,是在地人賞花的場所,不過今天沒有櫻花可以看,我們到至高點帶大家欣賞新埔鎮的景色囉!
#albert #交通大小事 #阿瀚 #新竹 #旅遊 #交通 #新埔 #公車 #客運 #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