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植物飲食 無肉改善健康
Автор: DaAi News Storage
Загружено: 24 нояб. 2021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22 просмотра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選擇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包括素食。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又稱為世界無肉日,希望通過推廣植物性飲食,改善體質,促進身心快樂。
椰漿飯、炒粿條,還有印度甩餅。多元文化共榮下,讓馬來西亞成為美食天堂。 一口接著一口,面對各種誘惑,不知不覺掉入飲食陷阱。
根據2019年全國健康與疾病發病率調查,馬來西亞每兩個人就有一人過胖;10個人當中有三個人患有高血壓;4個人患有膽固醇;另外,每5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
醫師 陳成亨:「主要是因為飲食方面,在十大死因裡面,超過70%都是和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有關係。」
病從口入,在預防醫學中,均衡飲食成為重要一環,同時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
醫師 陳成亨:「身體很難痊癒,是因為我們一直把不健康的食物往嘴裡塞,這樣身體自癒能力就達不到效果,當你把不好的東西拿掉,再加上自癒能力,你身體的狀況就會改善。」
營養師符芳莉經營養生食療餐廳,以全植物性食物調配出健康膳食。
營養師 符芳莉:「每一餐裡面,我提倡一定要有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幫助胃部有更好地代謝,第二就是蛋白質,只要你有一個拳頭大的量,你就達到了,然後就是纖維素,我們就說蔬菜的營養,然後我們這邊講的還有好的脂肪酸,然後要配達到五個顏色的菜色,有紅色、黃色、黑色、白色、青色。我們的配單裡面有菇菌類,屬於多醣體,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紅蘿蔔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菜心就是我們纖維類。」
只要攝取多種類蔬果,一樣能讓人體吸收足夠營養。
營養師 符芳莉:「我們每個人跟著我們的體重身高來攝取我們的蛋白質、我們的鐵質、我們的營養,我們的菇菌類裡面、海帶類裡面也是有的,所以你一天可以吃多幾餐這樣的食物,基本上不會讓你營養不良。吃素的主要原因是把卡路里攝取減少,它是我們人體新陳代謝一天最基本的把關,可是如果人體連體重都控制不了,後續延發的病,你更控制不到。」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慈濟雪隆分會在社區積極推動全植物性飲食。透過參與者分享,讓更多人對素食更有信心。
人醫會醫師 林磊君:「我行醫二十年,還是第一次,在三個星期裡面看到那麼多人一種正向的變化,不是一個指標,而是全部的指標。」
飲食改善體質,不讓進食變成負擔,才能避免病痛找上門。
盧怡郿 林妍君 馬來西亞報導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