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百果園!巨虧4億!閉店超900家!天價水果賣不動了?消費降級,中國水果零售業徹底扛不住了!一片哀嚎!加盟商叫苦不迭,慘不忍睹!
Автор: 長江研報
Загружено: 20 фев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9 028 просмотров
曾幾何時,"水果刺客"百果園以其高端定位和優質水果,成為無數中產階級的寵兒。
然而,2024年的一紙財報,卻如同一記重錘,將這個"水果帝國"打得滿地找牙。
4億元的巨額虧損、近千家門店的關閉,百果園的股價應聲暴跌,創下歷史新低。昔日的"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如今淪為資本市場的棄兒。
消費降級之下,高端品牌幾乎都經歷了一波品牌降級。咖啡、奶茶、霜淇淋、火鍋餐飲等多個行業高端品牌被拉下神壇,他們或主動降價促銷,或被動變相降價,從過往的高端市場轉而發力下沉市場。
水果市場同樣也不例外。
日前,“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百果園發佈2024年業績預警公告,稱公司2024年淨虧損約人民幣 3.5 億元至4億元。由盈轉虧的同時,營收下滑近15%,2024年收入較2023年的113.91億元收入減少15%左右。
此外,業績預報還透露,百果園過去一年加盟門店數量從2023年底的6081家減少至5116家,一年減少965家。其中,半年關閉近900家,日均關閉近5家。
百果園營收主要來自加盟店,99%門店為加盟店。其2024年半年報顯示,百果園6025家門店中,加盟門店和自營門店分別為6011家和14家。近1000家門店閉店,意味著百果園2024年關店率高達15.9%。
高端水果失寵。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的發展軌跡,成為高端水果市場起伏的注腳,整個行業進入下行通道。自2023年1月在港股上市至今,百果園市值距離最高點時縮水80多億。上市第二年扭盈為虧,營收下滑、門店大幅收縮。
對於百果園而言,更大的挑戰在於,加盟商難賺到錢,品牌對加盟商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弱。
高端水果也曾風頭無兩。
2022年,“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在港交所上市。次年,與洪九比肩,被稱為“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水果三足鼎立中的百果園也在港股上市。
百果園的企業成長歷程,幾乎就是一個行業垂類的上升史。2001年底,百果園在深圳成立。
縱觀百果園發展的每個時期,擴張是其主要的戰略思想。早期百果園並不賺錢,甚至還會賠錢去堅持擴店。創始人餘惠勇曾說只有開到300家才能扭虧轉盈,改變局面。
2015年百果園門店首次突破千家,同年獲得天圖資本、廣發信德等外部融資開始大肆擴張。
2021年,成立20年的百果園突破百億元營收大關。兩年之後,2023年1月,百果園在香港上市,業內稱其為“中國水果零售連鎖第一股”。
2023年,百果園達到規模最高峰。其2023年年報中提到,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經銷商”,且連續十年居“全國水果連鎖門店銷售額第一”。百果園的加盟門店數量也達到最高峰,6081家。正是在激進的擴張之下,營收一舉突破百億元大關。然而從去年開始,百果園一改往日作風玩起了收縮戰略。截至2024年底,其加盟門店數量5116家,相比2023同期減少了965家。
眾所周知,水果生意掙的是辛苦錢,毛利率並不高。供應鏈體系的建設、門店管理和品牌行銷都要耗費大量的資金,百億營收的百果園淨利潤也只有3億元左右。
通過龐大的門店數量分擔成本,賺加盟商的錢,這是百果園的回血模式。所以當門店驟降後,其營收和利潤自然會下滑。其實收縮門店對於百果園來說並非壞事,因為如今主打性價比的水果市場,跑馬圈地已經很難跑出速度。
2024年之前,百果園業績一直處於增長態勢。然而上市次年,百果園開始跌落神壇。首次出現營收利潤雙下降局面,並且淨利潤首次出現虧損。
百果園2024年業績大變臉,其實背後撐起百果園業績版圖的加盟商早已開始滑坡。
一些加盟商倒在了2024年。加盟百果園一年,虧損幾萬塊,為了及時止損,已選擇閉店。一位加盟百果園近5年的加盟商小豆同樣表示,開店不到五年,虧了三十多萬元,最終她在2024年11月底閉店。
雖然門店經營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選址、商圈租金、人力成本等各個環節成本,都有可能影響最終能否盈利,應該一店一議。但不少加盟商表示,賺不到錢,回本週期、營業額、毛利,都不太能達到百果園對外官宣的水準。
按照百果園加盟經理的口徑,在不包括房租的情況下,加盟一家百果園投資額在40萬元左右,回本週期要看具體門店情況,一般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營業額方面,一線城市平均銷售額一天在8000-9000元左右。最好的標杆店,一天營業額能達到2-3萬元,差一點的一天在4000-5000元。在開門店虧損占比10%左右,毛利率一般在27%-28%左右。
如果門店日營業額能做到平均值8000元,成本控制在2萬元一個月,毛利達到30%,便能盈利。但從加盟商實際經營情況來看,很少有人能達到盈利線。
不少加盟商表示,實際上一線城市日均營業額在5000-6000元。一個月成本2萬元根本覆蓋不了,毛利達不到30%,能達到20%已經算不錯的水準。
百果園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綜合毛利率均在11%左右,淨利率均不到3%。
高端水果在消費升級浪潮大勢下,曾一度所向披靡。但如今,紅利不再,行業高速增長期已過。
對應到一個個加盟商個體,他們對業績下滑的體感最為明顯。
深圳加盟商何哥加盟百果園5年,明顯感知到現在門店的業績在腰斬。以前一天營業額可以達到一萬多元,疫情那幾年,生意最好,一年做多能賺三十萬。現在縮水嚴重,一天只有幾千塊。
何哥跟朋友三人合夥開了兩家百果園,總投入155萬元。其中,第一家門店投入55萬元,從其他加盟商那裏轉讓來的,生意還可以,何哥便跟朋友決定加大投入,100萬元開了第二家。但兩家門店都沒回本,何哥稱,去年將那個55萬買的店轉出去了,賣了22萬元。投資100萬的門店,目前看起來很難回本,毛利都達不到30%。
除了價格高,購買人群減少,門店虧損的很大原因被歸結為壓貨。按照百果園的加盟政策,加盟商需要統一從百果園集團訂貨,然後公司按照訂單每天給加盟門店免費送貨一次。加盟經理稱,每天送貨就是為了降低加盟商成本,他們不需要囤貨,降低水果損耗,此外,公司還配置了督導經理,不會讓加盟商盲目訂貨。
看起來很合理的配貨策略,實際上卻成了加盟商詬病吐槽最多的地方。不少加盟商表示,最大的套路就在於壓貨,配貨權在公司。
百果園實行分貨制度,不是門店缺什麼補什麼,不是什麼暢銷就配送什麼,而是公司分給門店什麼就必須要什麼。這樣一來便會造成壓貨。
壓貨多耗損就大,耗損大就虧損,水果最怕的就是損耗。以前百果園加盟店是壞果多少都可以報損,現在門檻變高了,壞果要超過30%才能報損,30%的壞果定義權掌握在公司手裏,有時候明明超過30%,但會被公司各種理由拒絕報損。很多報損不了,最後只能加盟商自己承擔。
能否報損,報損多少直接關乎著加盟商的盈利。一年賺幾萬塊很難的,以前賺錢很大部分是因為可以報損,那不是一筆小數目,一年壞果報損能報好幾萬元。現在一個月報損只有幾百塊,直接影響了盈利空間。
不過,針對壓貨爭議,百果園有“壞貨確認機制”,這是符合水果屬性的基礎機制。壓貨、分貨容易混淆。水果品質原本到店有問題集團會解決,但是如果在門店因為銷售時間過長,水果保質期短,這個就要門店承擔了。百果園優先考慮保障顧客體驗、加盟商業績,舉例來講,如果顧客進入一家門店,只有某單一類產品,而且陳列零星(不飽滿),顧客的商品與服務體驗不理想,最終加盟商業績也沒有保障。
連鎖品牌企業似乎都有一個萬店夢,百果園也不例外。
2024年1月5日,百果園發佈十年戰略規劃時,創始人、董事長餘惠勇曾展望,“在下一個10年,百果園目標是實現門店數量超萬家,以百億營收為起點,向千億目標奮進。並將探索大型店、微型店、機場店、商場店等多元店態,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品牌出海將首選東南亞。”
不過,一年之後的今天,百果園距離萬店夢更遠了。加盟門店從6000多家減少至5116家。
更糟的是,百果園對加盟商的吸引力還在下降。
百果園前員工稱,百果園虧損率太高了,水果這個行業主要是看經營者本人,品牌只是加持,如果老闆對水果這個行業有概念的話,有沒有品牌都能做好,百果園的優勢就是管理體系完善。但是,掣肘也多,而且目前大行情不好,百果園的水果售價比較貴,水果本身損耗特別大,如果不能自己守店不建議加盟。
一些盈利的門店也在公開轉讓。加盟商小琴稱,她的門店經營不到5年,大概一年半左右時回本。門店生意分淡旺季,平均4000-5000元左右,每年12月至次年6月屬於旺季,去年一年營業額是一百多萬,純利到手22萬元。當初她開店投了33萬元,現在轉讓25萬,還不包括給百果園的押金以及房租押金。
一些加盟商甚至開始勸退其他有加盟百果園意向的人。百果園投資回本慢,甚至回不了本。有加盟商直言,已經勸退了好幾個想要加盟的人。
水果紅利逐漸消退。
#水果店加盟#百果園#中國水果市場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