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睿醫師觀點:保護關節從軟骨開始
Автор: 大愛新聞DaaiNews
Загружено: 13 июл.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48 909 просмотров
提出膝蓋裡頭,有一個叫做內側皺襞的半透明結構,它是一層柔軟的皺摺,具有潤滑緩衝的作用。在健康正常的狀態下,並不會磨擦造成關節疼痛,但隨著年紀增長、過度使用或運動傷害等等,就容易造成內側皺襞的發炎損傷,逐漸纖維化。
呂主任叮嚀大家,這些長時間讓膝關節,呈現60到120度的彎曲,都是NG動作,容易造成內側皺襞損傷,包括不要久坐辦公室或客廳沙發,不要跪著做家事,長時間盤腿也通通要避免。
大林慈濟醫院醫師呂紹睿,因為偶然發現膝蓋退化性關節炎,致病機轉的開關–內側皺襞引起的摩擦現象,從此提倡一套顛覆傳統的治療模式,這樣新穎的觀念讓他聲名大噪,排隊看病的人也是絡繹不絕,最近他來到錄製節目,也順便分享了他的理念。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發現,內側(皺襞)摩擦現象,是造成膝關節的軟骨,逐漸慢慢隨年齡破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個摩擦現象從年輕就開始。」
膝蓋退化,真的不用非得走到人工關節置換這一步!他是大林慈濟醫院醫師呂紹睿,全台最難掛上號的骨科權威,過去總認為不可逆的膝關節退化,他提出顛覆傳統的觀念,說我們可以從年輕做起。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就自己注意動作盡量少彎,那不可能不彎所以非要彎的時候,就要注意你的動作要慢,不要讓它(軟骨)產生破壞,那另外一個就是不要彎太久。」
但畢竟不能因噎廢食,生活中還是可以彎膝蓋,只要避開危險角度。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內側摩擦現象非常符合,就是中年的內側皺襞 帶進去的話,就危險角度是60度到120度。」
這樣看來明明沒有動,長時間腳彎90度坐著辦公,也是危險行為,除了生活護膝,還可以輔以三種保養膝蓋動作。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腳把它伸直盡量跟地板平行,平行大腿繃緊 注意腳踝要勾起來。」
一是練大腿肌肉。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就是把膝蓋抱起來。」
還有抱膝,三是壓膝蓋。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可以感覺到後膝窩,有被拉緊的感覺。」
呂紹睿醫生更指出,如果膝蓋已經破壞,依然可以不用考慮換人工關節,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可以移除關節內部不正常的摩擦現象,讓膝蓋軟骨喘息與減壓。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呂紹睿:「這個摩擦現象清除掉,最後就是像這樣,已經沒有那個皺襞在磨了,而且軟骨之間張開 整個張開了,張開代表它的壓力已經解除。」
骨科權威,希望打破醫學迷思,讓膝關節走到終點之前,患者還有其他選擇。
台北報導:王以謙 李俊葳 簡元吉 李明華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