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學校導讀】
Автор: DAF 數位藝術基金會
Загружено: 15 мая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03 просмотра
本集特邀呂樾為觀眾導讀W. J. T. Mitchell主編的《風景與權力》(Landscape and Power)中第六章,喬爾.斯奈德 (Joel Snyder)的〈領土攝影〉(Territorial Photography)。
在下半部分中,斯奈德進入了沃特金斯(Carleton Watkins)與奧沙利文(Timothy H. O'Sullivan)的攝影作品分析。對斯奈德而言,沃特金斯與其受眾都沒有留意到,他組織照片的方式多注重柔和、生動的前景與可辨識的後景之間的結合,其實有意無意的改編了其他媒介的風景表現形式。換言之,不但沃特金斯並沒有擺脫傳統風景論述;這些影像評論家們取徑機械與技術的語彙,只是繞了一個圈實證了他們對傳統風景論述的喜好。更直白的來說,其時的美學偏好並沒有因為攝影技術的出現而被更改,而只是換了一個說法出現。
與沃特金斯相反,由於業主金(Clarence King)的特殊要求,奧沙利文的作品多著重於荒涼、貧瘠、沒有生氣的大地,以及人類在美國西部裡尚未能作為衡量萬物尺度的現況。因為對金而言,未知、恐怖與危險的顯影,正是他們這些地質學家、調查人員之所以現身於此的理由,這些照片勾勒的並非是純粹的恐怖,而是一塊潛在的科學研究領域。是以,他希望奧沙利文能拍一些能讓人對這個地方有個感覺的「描述性」照片,以作為其調查報告的輔佐,但不須兼負調查數據的實證功能。
從沃特金斯對如畫美學(the picturesque)傳統的援引,到奧沙利文的孤絕地景。我們可以看到,與其說攝影具有某種本真性的意涵,倒不如說是被受眾所要求、或論述出來的結果,並深受其其他平面媒介的影響。
—— ✧ ——------—— ✧ ——------—— ✧ ——-
💁♀️講者介紹
現為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研究興趣為臺灣自然導向文學、生態批評與人類世研究。相關著作散發於《清華藝術學報》、《臺灣文學的來世》、《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與《藝術松》等處。
📓導讀本書訊:
由 W. J. T. Mitchell主編的《風景與權力》(Landscape and Power)。本書收錄多位學者的文章,但全書的重點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風景」(Landscape)由名詞轉為動詞。
換言之,並非有一個主體擷取了風景(作為客體),並將此一截取展現在創作中。相反的,應是一個社會或主體性身分透過對風景的「觀看」而形成。也因此,本書轉換了對風景的提問範式,我們該問的將不僅只是風景意味著什麼,還包括了風景如何做為一種文化實踐、社會交換、視覺佔有的重要媒介。
📓導讀本書訊:
中譯▶W.J.T.米切爾( W. J. T. Mitchell)著,楊麗、萬信瓊譯,《風景與權力》。譯林出版社,2014。
原文▶ W. J. T. Mitchell (EDT). Landscape and Pow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影片製作團隊👇
|企劃: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講者:呂樾
|編輯:呂樾
|影像拍攝:郭硯方
|剪輯後製:蘇健瑞
👇歡迎關注訂閱我們,支持更多數位文化科技知識推廣👇
#數位文化 #科技藝術 #理論知識
✔︎訂閱YT
/ @taipeidacdaf
✔︎ 加入FB
/ daf.taipei
✔︎追蹤IG
/ digitalartcenter.tw
✔︎ 松學校影音平台
https://arthon.tw/video_list.php?cate=2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